“气”之审美视域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研究

作 者:
寸悟 

作者简介:
寸悟,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宝鸡 721013)

原文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气”是在西周初期就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念,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独特的理论范畴。“气”以其自身独具的内涵和命意昭示了中国美学的生命精神及其生发赓续、蓬勃旺盛的创造力量。在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正由于“气”范畴的产生和发展,才形成中国美学和艺术特有的价值追求和思维方式,才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范畴,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美学精神的途径,也是建构适合我们今天时代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一份重要的文化资源。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气”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因之也成为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深层生命意蕴。这是中国与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今天全球化的趋势下,认识和把握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独特性,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气”:从哲学到美学的跃迁

      “气”字出现很早,在殷周甲骨文中已有所见,为象形字,如天上云气之流动。许慎在《说文》中解释为:“气,云气也,象形。”古人根据他们直观的感受,即可体会到气的无所不在。如春风拂面,云蒸霞蔚,地气升腾,白云苍狗,以及人的气息呼吸,他们便认识到气充盈在人与天地万物之中,是一种自然物质,也人的生命的根源。最早在《国语》、《左传》中已记录了一些思想家对气的深刻论述。西周时期,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了地震,伯阳父就从气、阴阳变化的角度来论述了地震的原因:“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1](p13) 伯阳父从阴阳变化的角度,看到了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且以气为其内在的动力。这已经含有哲学认识论意思。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生病,向秦求医,秦景公派遣医和去为晋平公治病,医和对晋平公有这样的告诫:“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有六气,降生五气,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2](p578) 医和这段话语,是以气来论述人的身体状态,人的生理方面的疾病根源于人在现实活动中行为的失控,违反了气的运行的规律。可以看出,中国的思想家,在很早就把自然现象,生理现象与人的活动,社会现会现象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气的变化。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到了管子、老子、庄子,这种思想观念已经更加明确。道、气这些范畴成为哲学家论述万物本体存在的最后根源。管子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和,知乃止矣。……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3](P140) 显然管子把精气、道,看成万物及人的生命的本源。有气才有生命活动,人有生命活动,人才有认知力,才能思考,才有理性,才能认识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老子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老子强调道是形而上的最高存在,气是形而下的感性形态,万物都由阴阳二气构成,但阴阳二气不是简单相加、拼凑,而是一个冲荡的过程,最后达到合和协调,也就是和谐。和谐观念是中国美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石。

      如果说老子还偏重从哲学角度来论述气,强调道、气是万物的本源的话,那么,庄子的哲学就是审美哲学。庄子论气,主旨是强调人的精神的超脱与自由,解脱外在的功名利禄对人性的束缚,使人的生命回复到自然状态,也就是最本真的原初生命,庄子在《人世间》中,假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讲人处世的道理:“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集道唯虚。虚者,心斋也。’”[4](P24) 在这里庄子提倡一种“心斋”的人生态度,那就是以“气”的方式处世。因为耳只能感受事物的声音,心只能感受外物的形态,听之以气,就是虚而待物,就是用一种通达空明的心境来处世,实际上就是淡泊名利、保全精神,这就是“心斋”。这种态度,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审美态度。庄子对气的这种认识在不少篇章中都有表现,在《达生》篇中又有一个关于审美创造的寓言,也涉及到气的问题,这就是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这一则寓言,更深刻地揭示了审美创造的精神特点。梓庆所以能创造出鬼斧神工的鐻,就是在于他未敢“耗气”,也就是庄子讲的“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万物之所造。”也就是保持自己的本真之心,去除是非功利之念,达到去我的境界,才能“以天合天”,也就是“通乎万物之所造”,创造出真正的美的事物。这既是一种审美的态度,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庄子的思想对我们对于审美活动的认识,审美心境的把握在理论上做了深刻的感悟和揭示。孟子对气的论述也非常深刻,并多以道德人格角度来谈,要求以精神生命来提升自然生命,使人的道德与天地之气合一,养成浩然之气,这种人格就是美的人生境界。

      魏晋时代是中国美学思想更加自觉的时代,在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艺术理论和美学论著中,气的概念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成为人们从理论上来阐述和分析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性质与特征的独特的理论话语。

      二、“气”:中国美学之本源

      审美活动在每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中都是产生得最早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于每个民族的生存方式、观物态度的不同,会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的独特性就在于其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上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宇宙有机论,即认为天地万物及人,都是根源于气,依气而生。《左传》中记载的医和,已经把“六气”和“五色”、“五声”、“六疾”看成一个因果推衍变化过程。管子也把气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3](P16) 从管子论述中可以清楚地表现出,他不仅把气做为自然万物产生的根源,而且把社会人事等法则,如法、化、心术等都归根为气之所在。这一思想到了汉代,有更进一步明确的发挥,他们都把气看成宇宙万物的浑然之气,形成了气为万物本源的观念,即形成了中国文化中宇宙生命有机论的基本思想,成为中国生命美学的哲学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