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的“矛盾统一性”范畴中的“建设性思维”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家俊,朱伟峰,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

在当前特别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世界的新时代条件下,更进一步解读列宁、毛泽东,特别是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本质)即“对立统一规律”的界定,就会发现,他是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实际上直接凸显出了建设性思维,从而开创了从批判性思维提升到建设性思维的深刻转型。而其直接凸显出的建设性思维,则是通过揭示、阐释、探讨、透视在“对立统一规律”中,以矛盾“统一性”范畴的丰富内涵、总体趋势、存在状态、辩证演化作为实现方式的。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8 年 05 期

字号: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核心)界定为:“批判的和革命的”、“否定的否定”(第一个界定);列宁、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本质)界定为:“对立统一规律”(第二个界定)。在当前特别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世界的新时代条件下,更进一步解读这“两个界定”,就会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的“界定”,固然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思维,却在批判性思维中蕴涵着深厚的建设性思维,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将批判性思维提升到建设性思维,提供了开放、多维、强劲、鲜活的基因。列宁、毛泽东的“界定”,则是在继承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实际上直接凸显出了建设性思维,从而开创了从批判性思维提升到建设性思维的深刻转型。

      列宁、毛泽东,特别是毛泽东,继承批判性思维,主要是以肯定“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对立性”范畴而作为实现方式的;而其直接凸显出的建设性思维,则是通过揭示、阐释、探讨、透视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统一性”范畴的内涵、趋势、状态、演化,而作为实现方式的。下面主要就此建设性思维的实现方式作一些解读。

      实现方式之一:通过揭示“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统一性”范畴的丰富内涵,直接凸现出建设性思维

      列宁揭示:“对立面的同一(它们的‘统一’,也许这样说更正确些?虽然同一和统一这两个术语的差别在这里并不特别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二者都是正确的),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的(也包括精神的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过程具有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要认识在‘自己运动’中、自生发展中和蓬勃生活中的世界一切过程,就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1]

      列宁在这里以热情洋溢的建设性逻辑,采用了“自己运动”即自己推动自己、“自身发展”即自身提升自身、“蓬勃生活”即极具生命力的生活、“一切过程”即过去、现在、将来的有机联接等等动态表述,揭示了矛盾“统一性”,即“对立面的统一”的丰富内涵。这些表述的字里行间,充盈的主要都是指引人们去肯定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什么、要做什么而不是一味地不做什么、将会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将不会是什么等,显露了厚重的建设性思维。

      毛泽东揭示:“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所谓矛盾“统一性”,指的是矛盾着的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这是人们早已非常熟悉的内涵。但在曾经的解读中,往往将矛盾互相依存理解为它们只是一种保守性的矛盾互相依存,是应该尽早打破的矛盾互相依存;将矛盾互相转化理解为它们只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是应该断然摈弃对方的矛盾互相转化。这是非常严重的误读。有必要再来读一读人们读得不多的毛泽东的另外两段话。

      毛泽东揭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统一,就是不同性质的对立的东西的统一。比如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结合的。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够搞成水。听说现在已经定下名称的化合物就有一百多万种,没有定名称的还不知道多少。化合物都是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统一。社会上的事情也是这样。”[2]

      如果不是抱有先入的偏见,实事求是地而不是主观臆断地解读这段话,就会发现,它是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启示人们:在矛盾“统一性”的互相依存的视野中应该看到,不仅存在着极大数量的积极性的矛盾互相依存,这些是应该长久保护的矛盾互相依存,而且还存在着更多需要不断创造、多维综合才能发现的矛盾互相依存,这些是应该着力建构的矛盾互相依存。所以,在并不否定确实有那些保守性的矛盾互相依存,它们是应该尽早被打破的矛盾互相依存的同时,更建设性地强调这类矛盾互相依存的存在,并肯定它们是积极的、合理的、待建的、变革的矛盾互相依存的存在,这才是对矛盾“统一性”的互相依存内涵的真切解读。理解了这其中所凸显出的建设性思维,恐怕才是真正理解了毛泽东理论揭示的本意所在,尽管在实践上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还没来得及正确地、完整地去这么做。

      毛泽东揭示:“生产转化为消费,消费转化为生产。生产就是为了消费,生产不仅是为其他劳动者,生产者自己也是消费者。不吃饭,一点气力没有,不能生产,吃了饭有了热量,就可以多做工作。马克思认为,生产就包含着消费,新产品的生产就是原材料的消费,机器的消耗,劳动力的消耗。生产与消费,建设与破坏,都是对立的统一,是互相转化的。鞍钢的生产就包含消费,几十年就要更换设备。播种转化为收获,收获转化为播种。播种是消费种子,种子播下后,就向反面转化,由种子变为秧苗,以后收获,又得到新的种子。要举丰富的例子,搞几十个、百把个例子,来说明对立的统一和互相转化的概念,才能搞通思想,提高认识。”[3]

      不仅这一个生动的例子,还要几十个、百把个例子,建设性思维溢于言表。这里对生产与消费、吃饭与工作、产出与消耗、播种与收获等互相转化例子的论述,非常通俗地、深刻地揭示出:有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矛盾互相转化,不仅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中的反对对方、打倒对方、消灭对方,也不是非对抗性矛盾互相转化中的那种消解对方、削弱对方、融合对方,而是矛盾互相转化中的支持对方、巩固对方、强化对方,在矛盾互相转化中达到互补、共建、双赢的境界。试想一下,建设性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互相转化会是什么情景?只会是在互相支持、巩固、强化对方的图景中,生产与消费的互补、共建、双赢的建设性境界。所以,同样在并不否定确实有那些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它们是应该断然摈弃对方的矛盾互相转化的同时,更建设性地强调这类矛盾互相转化的存在,并肯定它们是众多的、现实的、更新的、高明的矛盾互相转化的存在,这也才是对矛盾“统一性”的互相转化内涵的真切解读。只有理解了这其中所凸显出的建设性思维,恐怕也才是真正理解了毛泽东理论揭示的本意所在,尽管也在实践上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在某些方面只注重了对抗性的矛盾互相转化,犯了“左”倾的错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