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探索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明清,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济南 250021)

原文出处: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探索历程,可分为局部执政和全面执政两个时期,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毛泽东提出的“民主新路”的构想,形成了关于领导经济、政治、文化、执政党自身建设以及领导方法等理论成果。把毛泽东的探索放在中国共产党总体执政理论中,可定位为奠基和初创,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初步架构起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框架。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如何执政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孜孜探求的一个课题。首先破题的毛泽东作出了艰辛的努力,既提出了对今天仍有启迪的命题和思想,也有值得反省的失误。对此,虽已有若干研究论述见诸于书刊,但仍有充实的余地。本文试就毛泽东的探索历程、主要成果和历史评价谈点体会和认识。

      一、毛泽东的探索历程

      由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不是夺得全国政权后,才开始执政探索的,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局部执政的尝试。因此,毛泽东对于执政理论的探索,可分为局部执政和全面执政两个时期。

      1.局部执政背景下的探索

      局部执政局面的形成,源于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建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在大江南北的偏僻乡村发展起来。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由此踏上了执政探索的路程。

      局部执政背景下的执政探索,可分为苏维埃政权时期、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和人民民主政权时期。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实践,主要是模仿苏联的苏维埃形式。尽管如此,毛泽东仍作了有益的探索。1934年,他专门写了《乡苏怎样工作》,论述了乡苏维埃工作原则和方法,强调苏维埃政府必须注意工作方法。他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1](P139)他尖锐地提出要密切同群众的关系,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他批评“政府人员”的第一大弊病,就是官僚主义,强烈指出:“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每一个同志喜欢的应该是群众化的方式,即是每一个工人、农民所喜欢接受的方式。”[1](P124)毛泽东的这些论述不仅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与他以后的探索和对执政理论的阐发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对执政理论的探索表现出突出的创造发展的特点。

      抗日民主政权在政体上,实行直接民主选举的参议会制度;在政府组成上,采取“三三制”建政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造,它把抗日战争本质上所具有的抗日与民主的“两重性质”和抗日与社会改革的“双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为主体推进政治民主化,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形式。毛泽东认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具有未来新中国雏形的性质。他不仅勾画了新的民主共和国的蓝图,而且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和基本制度。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对毛泽东影响深刻的是广大基本群众参政议政的实践。基于此,毛泽东阐发了“民主新路”的思想。1945年7月,在杨家岭的窑洞里,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面对黄炎培的忧思,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p148-149)

      一个清新的执政理念跃然已出。这一思想与毛泽东在苏维埃政府时期的探索和认识一脉相承,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浑然一体。毛泽东看到了问题的症结,点中了执政的要害,但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全部答案。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人民把政权建设推进到了人民民主政权的新阶段,开始尝试人民代表会议制度。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明确了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和政治制度选择,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背景下,毛泽东敏锐地提出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防止骄傲情绪与担当起执政党的角色。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他提醒全党要防止因胜利而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的滋长,要警惕别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并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显然,毛泽东已明确地把肩负起执政党重任和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了出来,已经开始从全国性执政党的层面思考和探索如何执政了。

      2.全面执政背景下毛泽东的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党。由此,开始了毛泽东在全面执政背景下的探索。从总体上看,毛泽东的思路仍是沿着“民主新路”的构想行进的。

      从1949年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毛泽东执政探索的突出贡献,一是领导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二是领导在全国范围初步实践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三是领导创立了单一主权制国家结构原则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是领导建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下辖政务院的两级政府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五是领导创立了初步的人民司法制度和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制度;六是指导和明确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探索和创造,初步确立了新中国的政治结构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