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营教授的专著《哲学的魅力——思想探索的快乐》中的第六章第三节以“理论与历史的背反——对‘人民内部矛盾’提法的反思”(以下简称“反思”)为题,提出和论证了“建议废除或淡化‘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①的主张。鉴于“反思”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②,谢教授又表示“愿意在学术上接受严格的质疑”,本文拟对“反思”提出不同意见,敬请学界朋友斧正。 一、人民内部矛盾概念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反思”说:“现在,对于十年动乱的错误理论指导已经基本明确,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但是,从1957—1966年‘左’的错误的理论根源究竟是什么,则没有人认真探究。”谢教授经“认真探究”后提出:“被赞颂之语环绕的‘人民内部矛盾’一说实难辞其咎”,因为在人民内部矛盾概念提出过程中,“尽管当时尚未正式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但是在毛泽东的潜意识中,阶级斗争仍然是国家政治活动中首先要重视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反思”由此得出了“建议废除或淡化‘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的一个凭据:“人民内部矛盾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毛泽东何时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概念?“反思”的下列说法不确切:“‘人民内部矛盾’的概念是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实际上,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讲话发表前几个月,毛泽东就以“人民内部的事情”、“人民内部的问题”、“人民内部的斗争”、“人民内部的矛盾”等形式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概念,并且扼要阐释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些核心理论问题。“反思”把毛泽东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概念的时间推迟了三个多月,实际上是想回避1956年下半年的国内外社会背景,而这个背景对正确理解人民内部矛盾概念至关重要。回顾和分析这个背景可以发现,认为毛泽东在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概念时没有阶级斗争思想是不客观的,但认为毛泽东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也是站不住脚的,人民内部矛盾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升华,不是也不可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的产物。 1956年下半年的国内社会背景主要是: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我国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国家面临着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为提出人民内部矛盾概念铺垫了重要基础。1956年9月15—27日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局势,科学确定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认为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管八大决议中没有人民内部矛盾的字样,却极为突出地体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精神。”③从1956年下半年起,我国敌我矛盾日益减少,群众罢工、罢课、请愿、退社等“闹事”事件明显增多,毛泽东在同年11月15日的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民主革命解决了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一套矛盾。现在,在所有制方面同民族资本主义和小生产的矛盾也基本上解决了,别的方面的矛盾又突出出来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④同年12月4日,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强调:“我们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但是人民内部的问题仍将层出不穷,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⑤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建设时期剩下一部分阶级斗争,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的斗争,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 当时国外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波兰事件的新发展和匈牙利事件,而这些事件与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的秘密报告密切相关。1956年6月,主要受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波兰的波兹南市万余工人示威游行并冲击党政机关,冲突中造成数十人死亡、千余人受伤。当年10月,波兰出现了新的动荡局势,匈牙利发生了更大规模的示威和武装冲突,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结果。波匈事件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关注,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吸取斯大林的教训,根据波匈事件研究社会主义如何搞,并在这方面率先垂范。当年9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出席八大的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时说:“客观形势已经发展了,社会已经从这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这时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人民已经用和平的方法来保护生产力,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生产力的时候,斯大林在思想上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要继续进行阶级斗争,这就是错误的根源。苏联在阶级消灭后,当国家机构的职能丧失了十分之九时,当阶级斗争已经没有或者已经很少的时候,仍在找对象,大批捉人、杀人,继续行使它们的职能。”⑥1956年12月29日,由毛泽东亲自策划、修改、审定,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基础上形成的《人民日报》社论《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了剥削阶级消灭、反革命力量基本肃清后的无产阶级专政职能转变,提出国内政治生活应该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注重加强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人民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而不应该像斯大林那样,在阶级消灭以后仍然强调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因而妨害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全的发展。”⑦面对苏东的轩然大波,毛泽东没有惊慌失措,“他在2月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也说:波匈事件以后,中国的局面很稳固。有那么一点小风波,叫做‘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像七级台风引起那样的风浪是没有的。由于对国内形势作了这样的估计,所以毛泽东这篇讲话还是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而不是阶级斗争方面。”⑧ 毛泽东在《正处》及其他一系列讲话中进一步阐述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黎澍回忆说:“毛在最高国务会议讲话的题目就叫《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其意义就是阶级消灭了,阶级对抗不存在了,剩下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就行了。”⑨《正处》讲话主要围绕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详细阐释了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强调的“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的观点,明确提出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认为上述矛盾会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随后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人民内部的斗争为主,还是阶级斗争为主?有好些同志提出这个问题,一定要讲个为主。似乎那个意思就是,讲阶级斗争为主恐怕好一点,舒服一点。而我恰好换了个位。我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的就是这个题目,叫作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斗争……八大作了结论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完结了,现在突出的是人民内部的斗争。”⑩3月17-20日,毛泽东分别在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的党员干部大会上作了四场报告,这些报告与《正处》讲话具有连续性,贯穿其中的主要思想观点是国内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在于团结人民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