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毛泽东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泽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理论探讨

内容提要:

“毛泽东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以中共领袖毛泽东的名字命名的两个概念。那么,毛泽东本人对它们有何看法呢?据对大量文献资料的爬梳,揭示了毛泽东对这两个概念的基本态度,反映了一代伟人对待这一问题的心路历程。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8 年 02 期

字号:

      一、毛泽东与“毛泽东主义”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提法都是由其反对者提出并作为贬义词率先使用,而后被马列主义的追随者接受而流传开来的[1]。巧合的是,“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有着类似的情况,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或单独或并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至今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广泛使用,而“毛泽东主义”也曾一度在褒义上在中国共产党内使用。而当“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七大的党章之后,以及毛泽东对“毛泽东主义”的不认同,这一提法因而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考镜源流,最先提出“毛泽东主义”的是中共的叛徒、托派文人叶青。20世纪40年代初,叶青在西安出版的《抗战与文化》半月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毛泽东主义”并从贬义上使用这一概念。他认为,毛泽东一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只有一个主义叫毛泽东主义,代表农民小资产阶级的主义[2]。“毛泽东主义”是“中国的农民主义”、“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再版”[3]。为驳斥叶青对毛泽东同志的理论的污蔑,1942年2月18-19日,《解放日报》发表了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撰写的《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的长篇文章。张文从正面使用了“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并将毛泽东的理论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思想路线或思想方法论、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或军事科学。他提出,“这三个组成部分内在有机的统一便构成了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的体系”,“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正是马列主义理论和策略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就是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主义决不是什么农民主义,洪秀全主义,它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无产阶级的理论和策略,是中国民族解放的科学武器,也是真正的(不是虚伪的)三民主义的发扬者与执行者,托派无耻的狂吠,正是显示他们在中国创造性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力量前面发抖罢了。”[4]①

      继张如心从正面使用“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后,这一提法在中共党内产生共鸣。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1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家之一邓拓同志撰写的纪念文章——《纪念“七一”,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邓拓在文章中指出,马列主义是随着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的,各国共产党要实现马列主义都必须依据不同民族的历史特点,把马列主义民族化,“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一年的斗争中,已经把马列主义民族化、中国化了。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毛泽东主义。毛泽东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理论与策略的统一完整体系,是创造性的马列主义的新发展。毛泽东主义从实践中已经证明不但是中国革命而且是东方一切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科学武器。毛泽东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运用经验的结晶。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领导20世纪中国的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的伟大革命斗争,所以能够成为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全面巩固的广大群众性的坚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就因为有了毛泽东主义。”[5]他还从思想方法论、政治科学理论和军事科学理论与策略三方面论述了毛泽东主义的体系,从而成为党内对“毛泽东主义”的首次系统论述。他在文章中还向全党发出了认真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高举毛泽东主义旗帜的倡议,号召“在全党切实深入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真正灵活地把毛泽东主义的理论与策略,应用到一时一地的每一个具体问题与实际斗争中去”[5]。

      当王稼祥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后,很快成为全党的共识。在大多数同志认同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同时,仍有人沿用毛泽东主义。1944年5月,邓拓为《晋察冀日报》社编印《毛泽东选集》撰写的《编者的话》中,就把毛泽东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两个概念并用。1944年7月1日,萧三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一文中,仍然提出用“毛泽东主义”来概括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思想、思想方法、战略策略以及工作作风的整个体系,认为“毛泽东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和实质之一部分”。经过延安整风,消除了王明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影响,使全党团结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毛泽东成为全党公认的领袖,毛泽东思想作为一面旗帜也为全党所接受。对党内同志使用“毛泽东主义”这一概念,毛泽东未持异议。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党内在这一问题上的提法得到统一。但后来仍有同志提出使用“毛泽东主义”。1948年8月13日,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致电周恩来,拟在华北大学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提出“主要的要学习毛泽东主义。把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改为主义,并给以如下的定义:毛泽东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向前的发展。它是以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并说:“这样说是否适当,请同毛主席少奇同志商量后赐以指示”[6]。同月15日,毛泽东复电吴玉章,纠正他的说法:“那样说是很不适当的。现在没有什么毛泽东主义,因此不能说毛泽东主义。不是什么‘主要的要学毛泽东主义’,而是必须号召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同时指出,“有些同志在刊物上将我的名字和马恩列斯并列,说成什么‘马恩列斯毛’也是错误的,你的说法和这后一种说法都是不合实际的,是无益有害的,必须坚决反对这样说。”[7]根据毛泽东的回电,8月24日,吴玉章在华北大学成立典礼上作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心》的报告,讲到华北大学师生的学习时说:“华北大学要学习些什么呢?最主要的是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经验。”他提出,毛泽东思想是马恩列斯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它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革命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向前发展,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化的最好典型,它是中国的东西,但它又是完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东西。他还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