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效益审计现状分析 目前,审计署的效益审计项目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成果十分突出,特别是宏观服务作用非常显著。效益审计的科学理念和崭新的思维方式与审计实践的结合愈来愈紧密,各省级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目标明确、选项慎重、组织精心,呈现出效益审计实践的热潮。浙江省及深圳市、青岛市等地方审计机关的效益审计实践走在了前列,取得了重要经验。然而,全国审计机关效益审计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从近年审计机关效益审计实践观察,正是由于审计署效益审计的成功立项,推动并促成了全国的效益审计热潮。审计署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可行性、可控性和有用性,主要以公共财政资金和国外援助资金为对象,立足宏观选题立项。所谓重要性,就是从政府、人大、民众的需求出发,从财政资金和公益资金的规模和影响程度出发,准确立项;所谓可行性,就是审计资源的配置可行、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可行和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可行;所谓可控性,就是审计的时间周期、审计范围的大小和审计风险在可以控制的限度内;所谓有用性,就是效益审计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能够产生实际效用,特别是宏观上的效用。 效益审计热潮将效益审计的含义作了广义的诠释。从我国现阶段审计机关效益审计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效益审计的概念不宜简单套用国外的“3E”、“5E”之说,不宜将效益审计概念的外延限制得过窄。从我国效益审计的实践观察,效益审计的含义往往有更广的内涵,很多审计机关已经把效益审计扩展到各种审计项目,在基层审计机关更是如此。这种现象的合理性至少有两点:一是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一直是我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目标,效益审计的目标进入国家审计的视野始于 2003年。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是我国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和前提。我国目前有不少效益审计项目,开始并未立项为效益审计,是在真实合法审计中实现效益审计,并取得突出成果的。两者并重,不能简单理解为审计项目数量的等量,更重要的是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的并重。二是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全面推行效益审计的条件还不成熟,直接立项的效益审计项目非常少,但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延伸的效益审计则呈明显增加之势。这种延伸不但具备了效益审计的雏形,而且有利于破除对效益审计的神秘感,有利于效益审计的普及和推广,也是我国效益审计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是,目前的效益审计热潮也有值得引起注意的地方。首先,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还有一定的盲目性,缺少整体计划性。其次,效益审计的开展基本上还处于探索性的实践阶段,亟须引导和规范。第三,出现了效益审计过分泛化的倾向,有些基层审计机关存在跟风现象,是为了应付上级审计机关的统计要求而增加效益审计的内容。 二、我国效益审计特点分析 1、效益审计的分类。效益审计的分类问题是效益审计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怎样从我国效益审计实践的需要出发进行分类,目前还是一个难点。从几年来审计机关效益审计实践看,我国效益审计最突出的特点是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我国效益审计发展的现状,依据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关联度进行分类,有利于推动全国效益审计的整体发展。据此,我国效益审计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延伸关注型、深化目标型、复合立项型和单独立项型。所谓延伸关注型,就是在常规审计中增加对效益性的关注,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效益性审计。严格地说,这种类型的审计仍属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范畴,是效益审计的初始阶段,意义在于审计理念的转变和效益审计的尝试。所谓深化目标型,就是在常规审计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效益审计的目标,并按效益审计的程序进行审计。这种类型的效益审计,实际上是常规审计和效益审计针对同一个审计项目的连续审计,往往在审计计划之初可能并没有实施效益审计的意向。所谓复合立项型,就是在以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成果和立项调研的基础上,将合规性与效益性、效率性、效果性统一作为效益审计的目标,按照效益审计的规范程序实施审计。这种类型的效益审计,在审计计划中是明确作为效益审计项目立项的,一般是针对财政财务收支相对比较规范的审计对象,其中合规性审计也是审计目标之一,但不是主要的审计目标。这是我国效益审计的主流类型。所谓单独立项型,就是针对效益问题立项审计。这种类型的效益审计主要是指将来可能要开展的效益审计。对目前效益审计开展情况的统计,应当分类进行,客观反映各地效益审计发展的现状。 2、效益审计目标和方法。我国效益审计目标和审计方式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效益审计目标的综合性表现为:首先,宪法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是国家审计的阶段性审计目标,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真实、合法、效益目标的全面实现,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履行国家审计法定职责的新的审计目标。我国的效益审计目标不可能是单纯的效益性目标,必然包括真实性、合法性的目标,从审计的实践看,发现并揭露问题,依然是我国效益审计的主要任务。与真实合法审计的不同之处在于效益审计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其次,注重综合效益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都是我国效益审计应有之义。对经济效益的评价,一般也不是简单地依据投入与产出之比,而是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结合;对社会效益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进行直接社会影响的描述,而是对民本效益、政治效益等的综合比较;对环境效益的评价不是简单地利用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而是从审计角度做出环境效益的比较和评价。效益审计方式方法的综合性表现为:首先,专项审计调查是我国审计机关效益审计的主流审计方式,专项审计调查既不同于常规的审计调查,也不同于常规的审计,而是立足于解决宏观问题,形式非常灵活。其次,审计方法和审计调查方法的综合运用,不论是专项审计调查的效益审计项目,还是投资效益审计项目,审计方法与审计调查方法都是结合运用的,只是有的以审计调查为主,有的以审计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