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合同审计

作 者:
杨冉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传统的物资采购合同审计是事后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努力探索物资采购合同审计的新路子,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审计不能仅仅停留在合同上,应向物资采购活动的前期、后期延伸。通过审计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审“该不该买”,即对采购计划进行源头控制。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合理,审批程序是否健全。采购计划不合理,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企业预期收益。首先各生产分厂应申报需求计划,经本厂领导审批;业务主管部门在分厂需求计划基础上,与库存定额挂钩,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需求计划,对多报的计划予以核减,编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本部门领导审批和审计部备案。

      (二)审“怎么买”,即对采购时间的审查。企业要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主管业务部门应对采购计划进行分类、合并,以大批量采购质量好、价格低、售后服务好的物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采购单价比市场价格有显著优势,能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审“买谁的”,即对供应商的审查。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应制定严格的标准,将遵纪守法、商业信誉好、经营状况好、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作为选择供应商的条件,保证在支付合理价格的同时,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

      1、对新入围的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审计部参加联合考察组,考察企业厂容厂貌、生产工艺、工商登记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以及近年来主要经营业绩、企业总资产、实收资本、净利润、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方面。联合考察组在考察的基础上,写出考察报告,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办理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手续,增加到供应商数据库中。对合格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审核,按照经营状况、资质信誉、售后服务进行三级认定,优胜劣汰,对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稳定供应主渠道,为实现物资采购质优价廉目标奠定基础。

      2、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对招标过程的审查主要是为了防止开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审计部门主要是对招标文件和评议标准进行审查,看是否有漏项、表达不清和不合理的事项;是否存在责任不清的事项和与法律法规不一致的事项;招标程序是否规范,开标前是否已召开招标预备会,投标书是否密封并在骑缝处加盖投标单位印章,投标函是否加盖印章,企业法人委托代理人是否有合法、有效的委托书,投标函关键内容是否清晰并按招标书要求投标,是否存在招标者内定中标单位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等违规行为。

      (四)审“合同”,即对合同签订的合法性、规范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合同标的物是否明确。标的物数量、质量是否明确,规格、型号填写是否完整、正确,质量标准、技术要求是否明确,对常用物资,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审核。物资供应部门应实行定额管理,合理确定库存,编制年度、季度、月度采购计划,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采购,目的是在保证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防止积压浪费,加速资金周转。审计部建立物资采购台账,严格按照审批后的采购计划审计,对超计划采购要求退回。价款的审计。标的物价格是否按招标结果签订,招标结果的有关手续、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相关的运费、保险费等费用负担是否明确;是否明确预付款进度及结算办法,支付预付款是否要求供应商提供与预付款同等金额的银行保函,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风险。合同履行期限、地点、验收方法是否明确具体,合同双方单位名称等资料是否明确,完整。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提高合同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保证合同的履约率。

      (五)对“验收和结算”的跟踪审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关系到整个采购活动的成败。有的供应商以合理价格中标后,在供货时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降低配置水平、降低服务质量等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企业验收、质检部门管理混乱,个别人员思想不坚定,也给不法供应商以可乘之机,使企业蒙受损失。要对采购物资的验收、结算环节进行必要的抽查,进行跟踪审计,确保合同履行。主要抽查以下内容:入库验收标的物数量、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与供应商的资金结算是否按合同执行,合同规定需留质量保证金的是否按规定留存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