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人员目前心态现状 审计工作具有高层次监督地位,业务水平要求高,业务工作量大,接触单位面广,所见不健康因素多,加之家庭及工作上没有解决妥当的问题,在心理上不免出现诸多问题,导致心理不平衡,不健康,主要表现为:消极应付型,工作上不做最差,但也不求最好。烦躁傲慢型,自以为是,听之任之,这部分人有一定业务能力,前程光明,只要能查出问题,便不可一世,目中无人,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满腹牢骚型,怨天尤人,这部分人心情波动较大,当工作忙与心情不佳时,表现出极度的不满。盲目攀比型。 二、审计人员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缺乏关爱和信任。所谓关爱和信任不仅是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也包括同志之问。审计机关内强调审计监督和工作要求多,建立和谐的人文建设制度少,这些不足,虽然不足以影响全局,但在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执法水平过程中留下隐患,导致部分同志思想上麻木不仁、工作上漫不经心。 (2)受审计内外环境的影响。一是审计人员思想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审计人员经多年与不同类型的被审计单位接触,从不同角度听到的多,看到的多,掌握的情况多,产生一种综合的副作用,加之平时对个别问题的过偏看法没有及时更正,极大地影响了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现行审计管理体制的制约。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其应具有的独立性难以达到,审计人员在具体执行审计过程中受到阻力和干扰在所难免,存在的问题年年审年年有,因此部分审计人员产生了消极情绪。三是年度内工作量大,琐碎的、短期突击的项目太多,直接影响了审计人员工作质量。四是审计机关内部人事管理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业务考核体系,无法对审计人员每个具体项目的审计业务优劣做出有效评价和相应的奖惩,搞好搞坏无区别,挫伤了部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2、主观原因 (1)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在与人与单位的交往过程中,审计人员的爱憎情绪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状态下容易显现出来。当看到违反财经法纪、同等条件下生活方式有较大差距等情况,审计人员逆反心理与日俱增,不服气、不认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不和谐。 (2)心理承受能力弱。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讲,整个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效应必然要在审计工作中有较为强烈的反映,审计人员是通过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接触到改革中利与弊、美与丑、真与伪最敏感的一群主体,其心理承受能力在审计工作中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从小的方面看,审计人员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审计这个特殊环境,一是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审计业务水平和审计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心理承受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二是各项综合考核制度不完善,特别是人事考核制度,它涉及到个人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一旦事与愿违,审计人员容易情绪低落,有些甚至受不了挫折对工作产生厌烦等心理状态。 三、如何改善审计人员心态 (一)审计机关应营造有利于审计人员心理健康的氛围 1、领导要努力为审计人员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为审计人员排忧解难,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管理。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审计人员负担,要把审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议事日程。 2、针对审计人员产生的不良心理,联合社会机构,开展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可能建议开通审计人员心理咨询热线,为努力提高审计人员心理素质创造条件。 3、制定审计人员业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一是对审计人员每个具体项目的审计业务优劣做出有效的、公正的评价,对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 (二)审计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审计人员应学会自我调节和约束,同时也应做到: 一是谦让。正确地对待社会、集体和个人,真诚正直,谦虚谨慎,有一定的协作配合和交往能力; 二是宽容。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主动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氛围,防止心理疾患的发生; 三是热情。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调控自己的心态,达到平衡,乐观豁达,积极热情,有较强的时代代表性: 四是正确评价自己。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保持奋发有为的旺盛意志,脚踏实地干审计,在工作中有突出的工作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