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过程记录”为重点,细化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审计程序的执行过程及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工作底稿》规定:审计工作底稿应包括审计程序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都强调要对审计过程进行记录。审计过程记录,是对具体审计事项实施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骤进行完整的记录。这个记录不仅要求过程清晰,而且要求文字精炼。因此,审计工作底稿中既要反映审计结果,也要反映工作轨迹;既要反映审计依据,也要反映专业判断;既要反映有问题的审计项目,也要反映没有问题的审计项目;既要反映已执行的程序,也要说明未执行程序的原因,保证工作底稿的完整性。 2、实行分级复核,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内部审计准则第4号——审计工作底稿》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的要求和责任。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负完全责任。首先,审计组组长在审计过程中,要对照审计方案及时复核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底稿,组长的工作底稿要由小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复核,以保证审计结果真实可靠。这一阶段的复核工作一定要在审计实施阶段现场完成并签名,不能等审计项目完成以后再复核,否则,如果发现问题没有查清或需要再核实,又得返回被审计单位,可能造成审计时机贻误。除此之外,在审计机构负责人或由其委托的项目负责人全程督导的前提下,还应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质量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将分级复核制度落到实处,这个质量控制的关口如果不把好,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质量事故。 3、以审计方案为依据,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方案是对项目的审计程序及其时间等所做出的详细安排,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审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开展审计工作,也要按照审计方案提出的审计目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逐项予以反映。 审计工作底稿的整理也是对自己审计工作的检查与回顾,不仅可以理顺工作思路,还可以找出不足之处,甚至可以发现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审计工作底稿的整理工作应该在实施阶段结束后及时完成,审计小组成员各自整理自己的工作底稿,最后再由审计组组长统一归档。审计人员在整理过程中要对工作底稿进行索引和顺序编号,对存在勾稽关系的工作底稿还要进行交叉索引或予以说明。工作底稿的索引号应该和审计方案上的编号相对应,同一索引号的内容以序列号加以区别和排序。这样做有利于复核,也有利于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审计工作底稿是得出审计结论并最终形成审计报告的依据,是审计工作的重要资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整理与复核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不断对审计工作底稿加以规范,才能逐渐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