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跟踪效益审计,是指采取跟踪审计模式进行的建设项目效益审计,是促进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长期以来,我国建设项目审计一般都是概(预)算执行和竣工决算审计,都是事后审计,发现问题有时也无法挽回已造成的损失。而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促使项目建设能够规范、有效地实施,取得最佳的效益。政府投资项目跟踪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审计项目计划,严密编制审计方案 根据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结合当地政府、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和有关部门的意见,选择具有全局性、影响广泛、群众关注、投资规模大的建设项目。对上年度已列入跟踪审计计划的跨年度项目,本年度作为续审项目列入计划。 在编制审计方案前,应到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详细了解审计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调查资料,以便确定审计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根据审前调查的情况,分别制定项目综合审计方案和各年度审计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整体和各个年度的跟踪审计目标、任务。 周密组织审计实施 第一,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定期联系例会制度,及时加强沟通交流。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对建设项目造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活动,随时通报。如招投标、合同签订、三通一平、基础开挖、建设资金的计量支付、设备和材料采购、隐蔽工程、重大设计变更、工程结算、竣工决算、交付使用等情况,审计组要及时跟踪审计并做好审计记录。审计人员定期参加建设单位召开的工程例会,及时掌握跟踪审计的要点和重点,搞好监督和服务。 收集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要求被审计单位根据项目进度逐步提供:项目批文、招投标资料、各参建单位和人员的取费及资质证书、征地拆迁补偿及前期费用资料、经济合同、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工程结算资料和项目财务账表凭证以及相关的电子数据等。 检查项目的立项、可研报告、概算批复及规划审批等,审查概(预)算编制依据是否充分、准确,投标合同价是否真实合理。 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相关单位是否按照招投标程序执行以及结果的合法性。是否依法订立合同,签订的合同条款是否合规、公允,与招标文件和投标承诺是否一致。要求跟踪审计项目在制定招标文件和签订合同时,增加“工程和材料设备采购价格结算,以审计局审计结果为依据”的条款,有效地防止审计中不必要的纠纷和诉讼的发生。 利用摄像、录像、GPS等技术装备,对建设项目原始地理、地貌及开挖的工程进行挖深及土质类别测量取证并备案,建立跟踪审计项目影像资料库,为竣工结算提供可靠依据。 审计组深入施工现场,对实际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出具跟踪审计整改意见书,并且做好跟踪审计记录和审计日记。审计组对跟踪审计整改意见书中提出的意见进行实时跟踪检查,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第二,突出抓好阶段性审计。 检查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如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验收、领用、清点制度;费用支出报销制度等。应督促、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 检查履行合同及概算执行情况。各参建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如有变更、增补、转让或终止,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挤占或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 检查工程质量管理情况。按照建设工程质量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保证相结合的要求,检查建设单位统筹参建各方质量管理体系情况;施工单位是否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监理单位是否实施了现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的监理,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签认材料是否齐全,是否对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质量监督机构是否按规定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了抽查、核查。 关注施工工序。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甚至为了获取暴利不惜偷工减料,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同时,要关注施工队伍的资质和技术设备配备是否与项目需求一致。 审查资金使用的效率性、经济性。从项目立项、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着手,检查资金是否足额到位,支付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合规,有无转移、侵占、挪用建设资金以及损失浪费的问题。 注意对建设单位关联企业所供设备、材料的价格审计,防止加价,形成不合理的经营利润。 建立科学适用的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体系 跟踪审计报告可分为阶段性审计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年度审计报告中对跟踪审计过程中下达的审计意见书的整改情况进行说明。 在确定政府投资效益审计指标体系时,应坚持与工程管理指标、财政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效益审计指标体系,投资项目的前期效益、建设期效益及完工后使用效益的差异,就会在具体的审计指标上以数据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为客观公正地比较和评判政府投资项目效益的优劣,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