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简介:
课题组组长:谢力群 课题组成员:华会堂 胡志权 张红英 施松青 叶青 顾涛 甘伟军 邢莉萍 课题总纂:叶青

原文出处:
浙江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总体思路

      (一)在理念上,应从偏重于微观层面向为宏观管理服务转变,从偏重于财政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转变,积极推进绩效审计的实践

      审计理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事关审计发展的方向。国家审计二十多年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各级审计机关仍然是任务型、程序型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目标型、效率型的行政机构。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国家审计机关应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创新的要求,自觉地从宏观上关注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思维和政策走向,自觉地为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服务。积极地审视和发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执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贴近中心,服务大局,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加大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问题的审计力度,提升审计成果水平,使审计在推动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方面起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国家审计的根本目的来看,财务收支审计是以真实合法为目的的审计,而绩效审计是以审计结果为目的的审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以查处违纪金额和完成审计项目多少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时代已经过去,以结果为导向、讲求审计成果和审计效率的绩效审计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审计在理念上必须从偏重于微观层面向为宏观管理服务转变,从偏重于财政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绩效审计为中心转变。只有这样,国家审计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监督价值,才能有效维护自身的应有地位。而审计实践也充分表明,积极推进绩效审计的实践,是国家审计工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有效途径。

      (二)在目标上,应创造条件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过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宏观管理的阶段性需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审计工作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但目前我国审计体制改革受制于、服从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和转变,只能循序渐进,顺势而为,绩效审计的实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催化剂。

      就审计模式而言,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执政理念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构建,为国家审计机关确立现代审计模式提供了必要条件。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迅速提升,部分地区已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也迫切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强宏观层面的管理和调整,这就为国家审计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根本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审计在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过渡中,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相适应,体现阶段性特色;必须符合审计事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体现方向性要求;必须符合审计成果使用者的需求,实现审计成果效能的最大化,体现实际监督能力。这是国家审计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的最现实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不同地区在转轨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提出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既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也不能束手束脚,停滞不前,以条件不具备、环境不成熟为借口,放弃探索和实践。

      (三)在方式上,应从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并重转变,从查处问题、揭露问题为主向查处问题、揭露问题、促进整改并重转变,适应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职能转变的需求

      绩效审计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主和法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国家审计本质的内在要求,符合审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绩效审计是对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合理延伸和扩展。长期以来,审计机关在查处问题、揭露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实现审计的终极目标——促进整改和规范、提高管理和效益方面做的还很不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审计的价值链,而要充分体现审计工作的实际价值,就必须在查处、揭露问题的基础上,加大促进整改规范的力度。审计人员要学会在单个项目的审计中、在审计成果的整合中,从宏观的、全局的高度上分析问题,从体制、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上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根本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审计监督的整体水平和层次,在实践中进一步延伸审计的价值链。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监督活动,审计工作在考虑问题、研究问题的时候,要讲一点系统思维,延伸时空,多方位、多变量、多因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及时掌握具有苗头性的信息,及时介入实施监督,实现审计环境与审计资源、条件、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审计监督才是有效的监督。国家审计只有不断在审计成果的提升、使用和宣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才能实现审计成果效能的最大化,从而在推进执政能力建设上发挥作用。

      (四)在内容上,应从以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监督向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立为主要内容的审计监督转变,适应财政体制转换的要求

      国家审计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促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上来,转移到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流向和效益上来,把全部政府性资金都纳入审计监督的视野之内,按照财政一体化的要求,加大对财政性资金、国有资产、各类专项资金或基金、政府性投资项目、政府性投融资公司、财政性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力度,特别要在促进提高财政性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上多做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