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完善审计项目信息资料数据库 审计机构的工作对象是审计项目,产品是审计报告,开展工作毋庸置疑是以审计项目为中心。随着网络化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审计人员在开展项目审计时,大多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审计任务,所以把每年所有项目资料归集,建立翔实的审计项目信息资料数据库不是一件难以操作的事情。在数据库里,对每个项目从审计计划形成,到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过程写实。这种对已审计项目过程及资料的梳理,一方面为审计人员开展同类型项目或相关项目提供资料参考,另一方面为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增加信息透明度,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提供证据,奠定基础。 二、找准审计质量关键控制点 1.科学研究确定审计项目。目前,内审机构的服务意识定位,决定其内部审计业务计划一方面来源于常规事项,如预算及考核、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基建工程竣工决算等项目,另一方面来源于领导或管理部门关注的事项。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在编制年度审计业务计划时,只要充分考虑这两个方面因素,才能够使审计计划不偏离企业管理的轨道,为企业管理者服务,增加机构效益最大化,也才能使内部审计责任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2.实行审计项目的全程质量控制。对于已经订为业务计划的每一个审计项目来说,业务实施阶段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包括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环节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这些审计工作的执行,质量控制责任可落实到审计人员(审计组成员)、项目主审、审计组长、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审计部门负责人、审计档案管理员等人员。实际上,审计组长往往由审计业务部门负责人兼任,项目质量控制主要贯穿在审计组成员、项目主审、审计业务负责人三个层次的人员中,审计机构其他人员设置只是在业务流程的某个环节发挥作用。 三、完善编制审计方案环节的责任制度 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起着“龙头”作用。目前,企业普遍实行的是项目主审负责制。在编制审计方案前,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组成审计小组,选定审计人员,选择恰当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对被审单位的有关情况开展审前调查,如调阅上次审计档案、开座谈会、现场调查管理情况、设置调查问卷等方式。审计方案的形成和审计组成员、项目主审、审计部门负责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最后由审计项目负责人批准审计方案。在这个环节,审计组成员对审前调查中获取的有关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项目主审对审计范围和重点的恰当性、步骤和方法的可操作性负责;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审计目标的恰当性负责。反之,出了差错,则应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四、完善获取审计证据环节的责任追究制度 随着对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审计取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环节,一是审计组成员应根据一定的审计技术方法,如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充分、相关的审计证据。对获取的取证记录和账、证、表复印件及有关人员书面说明材料等证据,应取得提供证据者签名或盖章,并对证据编制索引号,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附在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之后。审计组成员应当对其收集的审计证据严重失实,或者隐匿、篡改、毁弃审计证据的行为承担责任。二是项目主审应对审计证据的取得途径以及证据的充分性和相关性进行审核,以验证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明审计人员所做出的结论。如果发现审计证据证明力不足、取证内容不规范、取证文书形式不规范、重要事项未取证据等情况,则应要求审计组成员补充或重新取证。否则就应对重要审计事项未收集审计证据,或者审计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承担责任。 五、完善编制审计底稿环节的责任制度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工作底稿,已采用统一的格式,并专门设主任审计师对审计底稿进行复核。通过对工作底稿引用资料来源是否真实、可靠,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审计程序的执行是否恰当等方面进行检查,以减少人为的差错,并在未形成审计报告前,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审计质量加以监控。在这个环节,审计组成员应对两个方面负责:①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②对未执行审计实施方案导致重大问题问发现的,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反映的,以及审计查出的问题严重失实的行为承担责任。项目主审应对:①对复核意见负责,对未能发现审计工作底稿中严重失实的行为承担责任;②对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重大问题不予反映或者不如实放映的,审计报告放映的问题严重实施的行为承担责任。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底稿反映事实不实、证据不充分、漏项等情况承担审核不到位责任。 六、完善形成审计报告环节的责任制 审计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成果的转化,作用十分重要。目前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审计报告质量,主要做了:①规范审计报告格式,列明审计报告要素。如对下属二级单位预算执行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审计,由于历年开展,对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底稿到审计报告反映要素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格式;②明确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和重点内容的详细阐述。如开展资产、负债及损益审计项目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对报告中应反映的重点内容都有规定。③规范了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程序。对每一项审计报告,项目主审完成报告初稿后,由业务管理部门人员初步审核,到业务负责人审核,到部门负责人再审核后签发审计意见书。在这个环节,审计组成员协助项目主审完成审计报告初稿。所以审计人员对文件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项目主审:一应对其提出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二应对其复核意见的恰当性负责;三应对审计报告中存在的定性不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不正确、处理处罚不当问题、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造成严惩后果的行为承担责任。业务管理部门人员和业务负责人,对审计报告定性不准、偏离事实等情况承担审核不到位责任。审计部门负责人:一应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的恰当性负责;二应对审计组提出的审计报告中记录的最重大问题隐瞒不报或者不如实反映的,或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反映的事实严重失实的行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