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及内容 1、建设投资方面。除继续深入开展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外,还可以在研究建设项目可行性的同时研究其投资价值,例如技术是否先进、适用、可靠,经济上是否有利等。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投资少、技术好、效率高、成本低、利润大的方案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可以侧重在建设项目投资的领导、技术人员的运用、质量管理以及是否投标竞争、择优施工、就地取材、加强施工管理、缩短工期、节约材料等方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2、资金的合理筹措利运用方面。首先应注意如何节约资金占用,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例如如何解决库存商品和采购物资超储积压,如何有效催收各类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周转。其次应该就如何合理筹措与成本相宜的资金加以研究,诸如融资租赁等,不仅要看资金性质与资金用途是否相适应,还应比较所用资金的成本和可供使用的期限如何。 3、经营管理方面。随着高校经营管理的转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评价学校的管理工作找出不足,特别是从经营上寻找薄弱环节,为单位出主意、想办法,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就单位的经营目标是否明确、合理、完整、系统,经营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实现经营目标的措施是否落实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4、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评价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经济活动发生的频繁程度以及职能部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物资采购供应、资金审批、成本费用控制、工资奖金分配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寻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帮助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防止单位经济效益流失,同时也督促干部和职工守法经营、从业清廉,在经济活动中少犯错误。 5、决策审计方面。学校决策者作出的决策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防止决策失误,保证学校经营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开展决策审计。这类审计活动属于事前审计,可以对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预测,减少损失浪费,降低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为学校决策者当好参谋。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预算的决策和执行审计,主要是审查预算编制或决策是否科学合理高效,预算执行是否严肃。目的是在于高效使用资金;二是建筑和修缮工程决算审计,目的在于防止高估冒算,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办学经费;三是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目的是提高资产利用率利使用效益,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科研经费审计,了解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保证科研经费有效使用和项目的顺利完成;五是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如修购基金、学生的补助基金、特困生的补助金等,确保这些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六是物资仪器设备图书等大宗物品比价采购审计,其目的在于以最小的投入,为学校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1、财务审计法。凡是财务审计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在经济效益审计中也同样运用。 2、数量分析法。考核学校经济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而经济效益的指标绝大多数是数量分析的指标。与经济效益审计有关的数学分析法很多,常用的有线性规划法、回归分析法和指数平滑法,但在运用数量分析法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二是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有机统一。 3经济活动分析法。它是经济效益审计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事后审计的方法。它以被审单位经营的实绩为基础,运用各种现实的数据和资料,通过与历史先进水平,前期水平、平均水平、计划水平等层次的比较,以检查分析学校计划的执行情况与执行程度,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对过去业务的总结,来达到控制现在,预测未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常用的经济活动分析法有对比分析法、连锁替代法、平衡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 4.可行性分析法。它是反映被审单位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经济决策,如引进设备、新建、扩建工程等进行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分析,其目的是减少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被审单位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使其能以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 在经济效益审计中,选用审计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从财务审计入手。财务审计作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一方面保证被审单位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真实性,使经济效益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实现了经济效益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等有效的结合。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内审机构为外组织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提高外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外审机构要经常指导内审工作,积极扶持,提高内审的地位和权威性,保证内审作出审计结论的有效性。③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④边审议、边建议、边改进。⑤注重后续审计。通过后续审计,既可以检查被审单位对原有审计结论、建议和意见的执行情况,还可以考核原有审计结论、建议和意见的合理性、效益性的需求,并针对不当之处及时加以修正,保证审计结论、建议和意见的正确、合理。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 (一)反映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指标。评价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可从管理人员的技术构成水平(如职称比例、学历比例等),管理机构是否健全、有效,决策程序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进行。也可以将其分为各种要素,并采用评分法加以量化,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来评价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如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率与执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