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运用现状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新疆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了解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运用的现状,对于实施“金审工程”,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县级审计机关计算机主要有两方面的运用。

      一、利用计算机协助审计行政管理和内部控制

      1.审计文书处理。这是计算机在审计领域初级的,也是最基本的运用。一个审计项目从实施至结束,从编制审计方案至审计工作底稿,从审计报告草稿到正式的审计决定,尤其是审计报告,大体相同的内容不同的用途要抄写多次。应用计算机先进的文字处理技术,审计报告草稿一经形成后每次修改调整可在计算机中进行,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多次抄写的数字差错。

      2.审计统计业务。大量繁杂的审计统计报表的编制、汇总和分析由计算机来完成,这是目前审计系统运用最多、最广泛也比较早的一个方面。县级审计机关都已基本普及,大大提高了审计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审计法规查询。审计的法律法规、财经制度和通则、准则的查询、引用,是审计工作中非常烦心的事。建立审计法规库,通过计算机查询,既节省了审计人员时间,又避免了法律法规引用中的错误,做到了快捷准确。

      4.审计档案管理。时间的推移,审计文书、审计档案越来越多,给保管特别是查阅带来诸多不便。每年形成的审计档案必须移交档案室(馆)保管,但每次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都要调阅上一次的审计资料。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查询或检索就方便多了。但前提是要实现审计公文计算机处理,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没有这两个前提,只能是低层次上的计算机文件检索。

      5.审计数据库。建立审计数据库可以使审计机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完成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库随时检索、查询、调阅有关资料,目前主要包括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有关法规、规章和制度、独立审计准则和有关审计规范、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资料和内部控制制度等。

      6.审计资料管理。审计资料主要是指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经济活动情况和年度财务会计报表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掌握本地经济运行、经济秩序和财经法规执行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来确定审计项目、单位,做到审计抓重点单位、重点问题。

      7.行政管理。主要是计算机公文处理、人事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邮件、审计网站等。

      二、利用计算机常用功能进行计算、分析、复核工作

      1.在审计业务中利用Exle、Foxpro、Word等电子表格、数据库、字处理常规软件中的一些功能或审计人员自编的一些小程序,帮助审计人员计算、复算、复核、分析审计数据。例如,用电子表格软件审核工资表,复算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正确性,复核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在项目审计中利用Word、Wps等字表处理软件,将全部审计工作底稿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编写审计报告时仅需调用底稿文件,稍加修改即可;自编简单的小程序对往来款项进行账龄分析。

      2.用于审计情况汇总。在开展上下联动的行业审计中,根据审计工作方案,编制专门的审计汇总软件,从审计底稿开始,对审计情况进行逐级汇总。好处在于能全面、准确汇总反映审计情况,防止错漏和人为因素,便于统一定性、统一处理。

      当前,会计电算化普及的速度不断加快,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始大面积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工作,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已成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存在的主要形式,运用计算机开展审计,成为重要的技术和手段。目前,县级审计机关计算机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计算机审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制约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当然,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引用计算机专业人才,实现审计业务技能与计算机专业技能的有效结合。但由于县级条件限制,这种“抢手”人才,很难引进。二是审计软件的开发难以跟上财务软件开发的步伐。随着“用友”、“金碟”、“管家婆”等财务软件每年高级版本的更新,审计软件的开发相对滞后。三是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难以适应计算机审计的要求。目前县级审计机关普遍存在人员少任务重问题,审计人员一年到头忙于审计业务,很难集中时间专门进行计算机的学习和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县级审计机关因为各种因素制约,审计手段仍以手工审计为主,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对加快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因此,首先要更新观念,增强学习应用计算机审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识差距,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提高审计电算化水平。

      2.加大设施投入,加强培训。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在打牢硬件基础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县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信息网络技术及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充分发挥地区审计机关在审计信息建设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地市级与县级审计机关网络对接,做到资源共享,并加强对县级审计机关在业务、技术等各方面的指导。

      4.县级审计机关缺乏进行软件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应将审计系统已经评审通过的软件,积极推广、应用于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在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