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虽然也都成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这包括:先离后审与边离边审形成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作用相对滞后;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虚化使经济责任审计难聚合力等。近几年来,经济责任审计任务不断增加,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尖锐。审计人员应接不暇,没有充裕的时间对审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同时,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很难符合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部门的要求,这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关键是要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方面的问题,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各方的责任意识,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力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素质,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使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真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决策依据。 ——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沟通协调。应进一步研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制订议事规则,提高可操作性,使各部门能够协调运转、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切实抓好审计成果运用。一是根据不同情况,区别使用审计结果。对肯定性的审计结果,审计部门应适当宣传,组织人事部门应按规定给予表彰或提拔重用;对一般性问题的审计结果,由审计部门按规定下达审计处理意见,责令整改;对问题较多但够不上党政纪处分的审计结果,组织人事或纪检监察部门应对被审计对象进行谈话诫勉;对违纪违规、工作渎职或有经济责任问题的,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应作出相应处理。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运行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与使用,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各级应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为副组长,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研究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各级党委都要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到干部廉政档案和干部考核档案中,把审计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任用领导干部的依据之一,真正做到“审”与“用”的有效结合。 ——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一是建立健全离任审计制度。把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对需要离任或调任的领导干部,组织部门要严格按“先审后离”的原则,对任期内需要办理提任、调任、免职、辞职、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组织部门在作出调整调配前,有计划地通知审计部门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安排审计;离任审计必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做到离必审、审后离,未经审计不得解除其经济责任。二是坚持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干部管理监督部门应根据干部管理监督需要和审计机关的特点,在年初提出当年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安排的建议,以便审计机关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审计。避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过于集中导致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审计时间滞后的问题。三是把经常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审计机关在组织实施财政财务收支、政府工程审计等都可以围绕经济责任审计来进行,实现经常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相互利用、互为补充,达到降低审计成本、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四是积极推行任前审计制度。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人事部门决定干部离任或调整意向前,先委托审计机关审计,待审计结果出来后,参考审计结果,综合全面情况后决定是否任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任用中的应有作用。 ——把好重点环节,提高审计质量。一是在审计目标的确定上,应紧紧围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这个目标,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方案。要根据新形势下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从经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加工提炼、综合概括,对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结论。二是在审计内容上,要根据被审计对象的行业特点和职责范围不同而有所侧重。对行政机关,要突出财政、财务收支合理性、合法性审计;对事业单位,要突出预算外资金审计;对国有企业单位,要突出资产保值增值和经济效益审计。行政机关中,市、县(区)机关部门和县(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侧重点又应有所区别,市、县(区)机关部门有代理政府管理预算外资金的职能,其资金的收支、划转、使用、管理和重大经济决策行为的效益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而县(区)、乡(镇)是一级政府,具有一级财政的功能,其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负债率、重大经济决策行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果则是审计的重点。三是在审计方法上,要突出重点,实行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围绕被审计对象重大经济决策及决策产生的经济社会效果进行审计,听取被审计对象的述职介绍,了解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核查测算领导干部任期内有关经济指标完成实绩,通过分析、归纳、提炼,把被审计对象任期内的履行职责情况上升到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决策水平上来,努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质量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