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将客观事物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认识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并做出正确评价活动的一种分析方法。对比的标准可以是:(1)时间标准,最常用的是与上年同期数进行对比,也可以将历史上最好水平或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时期作为标准进行对比;(2)空间标准,即与相似的空间进行比较,如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3)计划标准,即与计划数、定额数、目标数据进行对比;(4)经验或理论标准,可以将数据与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归纳总结得到的经验标准或已知的理论标准进行比较。 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技术方法中,对比分析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用来了解状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评价责任、找出解决问题途径的主要方法。例如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对比分析法可以将实际完成数与预期计划数对比,或将实际完成数与考核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计划的完成情况或预计目标的实现情况。此外,可以将本期的实际数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财务活动的变动情况或者发展趋势。还可以将本单位实际数与同行业水平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从大范围内找出被审计单位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与同行业水平的差距,对有效地收集事实证据非常有帮助。 运用对比分析法时,选择合适的对比标准是十分关键的步骤,应掌握的原则如下: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可比;指标的时间范围可比;指标的计算方法可比;总体性质可比。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财务指标的各项因素并计算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通过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基期数相比较,来说明财务指标变动或差异的主要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使用因素分析法是指从数量上确定一个经济指标所包括的各因素变动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例如企业在经济效益审计中使用连环替代法分析某种产品材料费超支的原因,即将与材料费用总额有关的因素如产品单价、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消耗依次进行替代,来分析该产品材料费用超支的原因。 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是:(1)确定需要分析的指标;(2)确定影响该指标的各因素及该指标与各因素的关系;(3)计算确定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数额;(4)分析评价。 (三)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以客观现象所显示出来的数据特征为标准,判断被研究对象是否符合正常发展趋势的要求,探求其偏离正常发展趋势的原因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一种经济活动分析方法。 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可以使用动态分析法观察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统计预测,为被审计单位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例如被审计单位产品的销售由于季节更替或社会因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动,此时运用动态分析法预测销售周期,合理投入生产,可以为被审计单位降低经营风险。此外,当被审计单位存在不正常的经营运作时,运用动态分析法进行审计,便于审计人员发现异于常规的变动。 使用动态分析法可将数据指标做成统计图表加以比较,也可以采用比较表。 (四)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是用于分析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用于分析事物间的发展是否平衡,揭示事物间的不平衡状态、性质和原因,从而寻找出积极的平衡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应用平衡分析法时,可以通过分析有关联的指标数值之间的对等关系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还可以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任务完成与所需时间的比例关系,来分析发展速度等内容。平衡分析法的基本要求是:指标体系必须包括收入与支出,来源与使用这两组对应平衡的指标,一般可用平衡关系式表示,如收入=成本+利润等。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还处在探索和发展的阶段,科学的、完善的经济效益审计将在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