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会计之友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模式定位

      根据民营企业组织形式不同分别选择的、不同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如下:

      1.对于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即:不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其内部审计工作可由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这种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模式,既可降低企业的内部审计成本,又能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但采用此种方式的企业需设立内部审计主管,以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并起到沟通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层的桥梁作用。

      2.对于实行公司制的大规模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双重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第一层次,通过审计委员会对经理层和董事会进行监督审计,对股东会负责;第二层次,在审计委员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与经理层同级,帮助经理及时考核下级各职能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和各管理层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经理层负责。这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能较好地顺应公司制民营企业的特点,并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二)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的地位定位

      1.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审计准则和行为规范,为审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增强其工作程序的权威性。

      2.企业所有者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给予审计人员充分的审计权力,确定其独立的地位。不仅在机构设置上独立,而且要在审计工作中有充分的权威性。其他被审计部门也要端正认识,给予积极配合,以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实施。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及素质定位

      民营企业要从多渠道、多专业选拔内部审计人员,避免单一的家族制下的用人机制,全面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使其不仅要有内部审计业务技能,还要通晓会计、税务、统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通过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综合业务素质和能力,成为既有丰富经验,又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的人才,更好地满足工作的需要。

      (四)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的定位

      在审计方法上,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方法,广泛应用复杂风险评估技术,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在审计环节上,将主要精力放在计划和决策阶段,及早确认风险;在审计手段上要由传统的检查报表、账册、凭证的技术,向新的分析技术评价发展,包括利用各种数字加工技术及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并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大幅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

      (五)内部审计范围的定位

      要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范围由最初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既可以保证企业组织科学规范,生产流程高效运行,还可以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真实及时,以确保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审计职能,积极开展经营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和质量审计等,突出战略审计和风险评估,以协助企业规避风险,获取战略优势,提升其竞争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