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搜集全面而客观真实的材料。主要是指关于被审单位的财务情况、履行职能情况、经营业绩、投资效能等方面的资料。这类材料以数据说明为主,可以按材料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被审单位直接获得的,例如财务会计报表、与外单位经济往来的合同协议等。另一类是从被审单位以外获得,或者经过第三方证明的被审单位资料。例如主管部门的拨款计划、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财务监管部门出具的结论性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资产评估等。这项工作应在进行审前调查之初就予以充分重视,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不断充实审计人员掌握的有关被审单位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客观全面。 2、整理挑选材料。在取得了全面的材料之后,要通过比较,挑选相关的、真实的、重要的、具体的材料进行分析,达到去伪存真、去繁存简、去芜存精的效果。挑选中要注意的优劣标准为:从第三方取得的优于被审单位提供的;资料详尽具体的优于长篇大论的;与经济财务息息相关的优于隔靴搔痒与财务关系不大的;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优于相对独立的。 3、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在挑选之后,就要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比如,被审单位同一指标不同期间的比较,同期的指标实际数与计划数的比较,投资效益的趋势分析,被审单位各项指标的数值与所处行业相对应指标的平均数值的比较等。在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时要注意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被审单位,当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反时,要分析其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4、做出效益性评价。在综合分析了精选的材料之后,我们会得到一组有关被审单位效益性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多方面的事实依据作出效益性评价。宏观上,要考虑被审单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影响;微观上,从被审单位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被审单位自身存在的客观特殊原因,将二者紧密结合拟写出效益性评价。评价语言要力求简洁明了、流畅通顺,以事实为依据,最好拿数字说话,客观具体,说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