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的“泛政治化”及其后果

      唐靖

      (昭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云南 昭通 657000)

      极“左”路线的泛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建国早期的表面上看来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实质上的非民主的工作方式,导致了政治运动缺乏群众自主性,导致了党内个人专制局面和社会个人崇拜局面的形成,导致了社会生活“泛政治化”和社会表面“理想化”的狂躁,在这样的大背景影响下,中国社会中群体的行为与意识都按照“政治”的要求进行特定的整合,达到如臂使指的效果,这为“文革”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必须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拨乱反正。

      摘自《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65-67

      亦“民”亦“商”:华北危局中天津商人的双面性格

      周石峰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华北危机将天津商人置于历史“事件”的中心,商人的国民身份因此而凸显,积极抗日的呼声、维持地方秩序的举措,蕴含着“私利”与“国权”的双重考量,而采用抵制日货作为民族主义情感的主要表达形式,更加剧了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紧张。既是“国民”,又是“商人”,亦“民”亦“商”,唯有把握此一双重身份,方能真正同情性地理解民族主义运动中商人的诸种表现。

      摘自《云梦学刊》2007.3.61-65

      式微中的更生:民国时期农村宗族的历史境遇

      刘丽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民国时期的农村宗族,可谓是集衰落与变异于一体。此时的宗族制度由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革命的强力冲击以及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诱导等因素,呈现出式微的趋势,这种衰落是相对于传统的宗法性家族而言的,但在式微中又开始接受现代观念,呈现出一些发展和变异的新特征。

      摘自《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72-79

      对毛泽东使用与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历史考察

      龙心刚

      (武汉海军工程大学人文社科系,湖北 武汉 430033)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毛泽东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和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的性质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伟大品格,对于当今国情的探索和认识,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自《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3.84-87

      新中国土地改革后农村新富农经济的经营结构与经营方式

      苏少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新中国的新富农,是在土地改革后农村居民占有生产资料大体均等的基础上,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最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最高的生产率,积极从事运输业、商业,是农村中最具活力的阶层。他们的出现,是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表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走向规模经营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起步。中国政府对新富农的政策最初是允许其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以达消除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顾虑、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之目的。但这个政策很快发生了变化,把新富农的生产看作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发展的集中体现,转而限制直至消灭新富农。

      摘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2.39-4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