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学会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金如,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南 湘潭 411105 

原文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得以迅速传播,是与新民学会的努力分不开的。新民学会的会员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通过创办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开办文化书社、创办新式学堂,以及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战等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开去,使马克思主义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扎下根,开花结果,使湖南成为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有成效、也最富有朝气的省分。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字号:

      2006-09-15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07)01-0087-05

      新民学会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湖南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进步团体,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对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情况、要解析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成长和形成,必须对新民学会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学术界对新民学会的研究,一般阐述的多,专题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据统计,从1994年到2006年,研究新民学会的论文不到10篇,其中有关新民学会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的论文仅一篇,而且是散论新民学会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传播、建党方面的贡献”[1] 29-31,至于新民学会在通过各种渠道将马克思主义传人湖南后,又通过什么渠道和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各地迅速传播开来,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这与新民学会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非常不相称的。本文在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揭示新民学会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广泛传播的具体情况,以推动对新民学会的深入研究。

      一、创办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报刊杂志是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舆论工具。创办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民学会在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毛泽东历来重视报刊杂志等舆论工具对传播新思想的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应湖南学生联合会的邀请,主办了《湘江评论》。该刊于1919年7月14日创刊出版。在它存在的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表的文章达41篇。每篇文章都洋溢着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不妥协的反抗精神。特别是《民众的大联合》一文,赞扬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在全世界的影响,指出:“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毛泽东认为各国人民要想求得彻底解放,只有走俄国人的道路。毛泽东从五四运动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指出:“我们已经得到了实验,陆荣廷的子弹,永世打不到曹汝霖等一班奸人;我们起而一呼,奸人就要站起来发抖,就要舍命地飞跑。”因此,在世界上只有“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要想彻底改造社会,必须实行“民众的大联合”[2]。在毛泽东的主持下,《湘江评论》成为当时宣传反帝反封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有力阵地,很受读者欢迎。北京的《每周评论》说:在“武人统治之下,能产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的二、三、四期连续登载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3] 216虽然《湘江评论》前后仅存在半个多月,但是,它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对于当时湖南的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爱国青年正是在《湘江评论》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湘江评论》被查封后,毛泽东又接替主编《新湖南》周刊,每期都写一篇较长的政治论文,继续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社会。但不久,这个刊物又被反动军阀张敬尧查封了。于是毛泽东又利用湖南《大公报》,继续和反动势力作斗争。

      1920年初,在新民学会领导的“驱张运动”中,由毛泽东领导的北京代表团组织了“平民通信社”;由彭璜领导的上海代表团主编《天问》周刊,由何叔衡领导的衡阳代表团主编《湘潮》周刊,这些刊物在声讨军阀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马克思主义。1923年4月5日,毛泽东还以湖南自修大学的名义创办了《新时代》月刊,不仅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还着重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除《湘江评论》外,1920年9月何叔衡担任通俗教育馆馆长后,接办《湖南通俗报》,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在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联合会骨干分子的推动下,长沙部分中学、大学的进步学生纷纷创办自己的刊物,使长沙变成了“周刊的世界”。主要的刊物有《女界钟》、《岳麓周刊》、《明德周刊》、《岳云周刊》、《工学周刊》、《长郡周刊》、《女界励进会旬刊》和《体育周刊》等。这些周刊均以“社会改造”、“思想革新”、“妇女解放”和“民族自决”等为研究和宣传的内容。新民学会会员为这些报刊的创办竭尽全力,有的担任报刊的主编,有的为报刊撰写稿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女界钟》。《女界钟》是周南女校学生自治会创办的刊物。自治会的主要干部是人称“周南三杰”的魏璧、周敦祥、劳启荣。她们三人和她们的女教师陶毅是新民学会最早的女会员。《女界钟》直接受他们的领导。周南教师中还有几个新民学会会员如陶斯咏、陈启民等,都对《女界钟》的编辑出版给予了一定的帮助。毛泽东也为它写了几篇有关妇女运动的文章。它的发行量最高时达到五千分。在《女界钟》的推动下,1921年,长沙的第一师范、岳云中学两学校开放了女禁,都招收了为数不多的女学生,在长沙开了男女同校同学之先声。《女界钟》对于推动妇女的解放运动和女界的爱国运动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很多新民学会会员在自己的家乡创办进步刊物。在宁乡,何叔衡、谢觉哉支持宁乡同学会出版了《宁乡旬刊》,后改名为《沩波》杂志,新民学会会员萧述凡等人为主编。在长沙印好后,再寄往宁乡发行。这个报刊不仅对推动宁乡的革命斗争起了促进作用,而且还倡导了创办县报的先声。正如谢觉哉所说:“湖南之有县报,自《宁乡旬刊》始。”[4] 3201921年秋,新民学会会员陈昌等创办了浏阳第一个革命刊物——《浏阳旬刊》(后为周刊),该刊直到1926年夏才因故停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