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暴的惨案之一。20年来,中日两国学者在南京大屠杀的史料搜集和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日双方以及日本学者内部在南京大屠杀的概念、死亡人数、大屠杀成因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争论至今没有停止。战后日本政府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国际政治的变幻、学者和社会大众立场身份的限制以及有关南京大屠杀核心史料的缺失等因素扩大了中日之间历史认识的分歧。因此,突破政治制约,构建学术对话平台,并注入人类文明的视角以推动研究的国际化将是中日史学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7)01-0095-15

      2006年12月26日至27日,中日历史共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日20位学者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对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近代发生的不幸事件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进行共同探讨,此举引起世界舆论的高度关注。众所周知,中日历史认识问题是制约中日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而南京大屠杀又在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日两国学者对南京大屠杀研究的状况究竟如何?不同观点之间分歧与障碍究竟在哪里?未来的研究走向如何?中日双方究竟能否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进行共同研究并形成共识?在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之际,对此做一学术梳理显得十分必要。①本文拟就20年来中日两国学者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状况做一总体回顾和比较,并就未来研究走向谈几点个人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回顾

      (一)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状况

      1.学界与社会各界日益重视

      中国学术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是从80年代初才真正开始的。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界开始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政治思想开放,学术研究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早在1960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史小组师生曾在高兴祖老师的带领下,对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并于1962年写成书稿《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但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该研究此后一直中断,直到1979年这部书稿才编印出版供内部交流。二是1982年日本发生教科书事件,日本右翼分子不断美化侵略和否认南京大屠杀,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近代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使中国人民特别警觉。1983年,在民众强烈呼吁下,南京市决定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此,南京市组织部分专家学者成立课题组,开始收集史料,研究南京大屠杀问题。199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南京市成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以进一步推动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1998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这一专门研究机构。2006年4月,南京大学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成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由江苏省和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国内南京大屠杀研究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除南京地区的学者外,武汉、上海、北京等地的大学和研究院所也有部分学者积极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如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利用在美国耶鲁大学访学的机会,搜集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的书信日记,并根据这些资料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②上海社会科学院程兆奇研究员则针对日本“虚构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搜集史料并研究南京大屠杀的队伍中,一些业余研究者在史料方面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史料陈列馆的吴先斌和四川建川博物馆的樊建川等收藏有大量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由于学术界的日益重视、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和相关课题研究经费的支撑,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日益深入。

      2.史料工作坚实推进,成效巨大

      历史研究重在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从史料性质来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大体可分成三类:第一是档案类,主要是指战争期间和战后东京、南京审判所形成的资料。这类史料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由于当时仍有20多名西方人士留在南京,以及大屠杀后期也有部分国家的外交官回到南京,因此,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档案馆也收藏了部分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在日本,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利用美军占领之前的空隙时间,焚毁了包括涉及南京大屠杀等战争罪责在内的大量档案资料,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原始档案存世已很少。第二是文献类,主要指当时国内外对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刊报道和相关专题出版物等。第三类是口述历史资料,主要指80年代以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日本侵华老兵的访谈记录。

      近20年来,经国内外专家学者不懈努力,挖掘搜集出版了一批南京大屠杀的专题史料。80年代,为了推进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国内相继编辑出版了三本南京大屠杀的史料集④,其资料大多来源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南京市档案馆,内容主要以中国受害者方面的资料为主。90年代,有关南京大屠杀史料搜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最具重大影响的是一批当时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的日记书信等文献资料的发现,如1997年出版了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主席拉贝的《拉贝日记》(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999年,章开沅搜集了10位美国传教士的书信日记,编辑出版了《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其后金女大美国教授明妮·魏特琳的《魏特琳日记》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另外,日本老兵东史郎的日记也由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

      进入本世纪以来,史料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的精心组织下,国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通过四年多的努力,足迹遍布美、日、英、德等国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档案、图书部门,搜集了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档案文献,以及加害者、受害者和中立第三国人士的日记书信和口述资料,并于2005年开始陆续结集出版,现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和凤凰出版社共同出版了28卷,约1500万字。笔者认为这套《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内容全面丰富,这套资料集搜集了海内外各方面的资料,按照若干专题进行编辑,内容涉及日机轰炸、南京保卫战、幸存者日记与回忆、幸存者调查口述、尸体掩埋、美国传教士日记与书信、德国外交使领馆报告、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东京审判、南京审判、日军官兵日记与回忆、社会调查与统计、历史影像、英美使馆报告、安全区和自治委员会文书等不同专题。二是新发现或首次公布的资料多,许多珍贵资料如东京审判庭审记录、社会调查统计、幸存者调查口述、日军文书及官兵日记等在国内多为第一次正式公布。三是史料客观公正,在资料搜集整理过程中,尽管史料之间出现不一致,甚至史料之间多有矛盾之处,但编者坚持保存史料原貌的原则,不加任何改动,以供历史研究者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据悉,此套资料集仍在继续编辑过程中,预计在2007年内还将推出后续的约20卷。毫无疑问,《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出版将会极大地推动南京大屠杀史的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