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坐标

作 者:
庞松 

作者简介:
庞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党的文献

内容提要:

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进模式的新构想,是党对社会主义整体认识的一个历史性坐标。它虽未冲破传统体制框架的外壳,却在党的认识中添加了具有关键意义的合理内核,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制度创新有着传承发展的内在联系。同时,八大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方面,还存在对经典论述的绝对化理解。这种带有双重性的认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上交互作用,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还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20;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97(2007)01-0062-06

      20世纪50年代中共八大前后,是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认识大体成型的时期。特别是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在此后二十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围绕八大前后这个特定时期,考察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轨迹,有助于加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

      边建立、边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本文所论八大前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轨迹,要回溯到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大体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956年中共八大及稍后一段时间,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形成了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准备阶段,1953年党中央、毛泽东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说,对于在中国这样经济十分落后的大国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采取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才适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的。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党中央、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其中,经济基础是最重要的。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充分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现代性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只占10%左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后,必须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的轨道内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经过建国后头三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不仅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很大提高,成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和领导力量,而且现代工业的比重也上升到26.7%。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即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改变我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个基础上,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总之,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是明确的。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发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主要根据列宁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论述,对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了阐释。

      提纲指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亦即改变现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基本上成为我国唯一经济基础的时期。”过渡时期的目标,是要“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逐步地建立消灭剥削、消灭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将获得最后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改造直至消灭。”在国家工业化方面,“就是要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把现有的非社会主义工业变为社会主义工业,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领导力量”,“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把农民和手工业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为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以剥削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根据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大机器工业基础上的原理,当时把实现国家工业化看作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为相互配合的两翼;同时,根据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只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原理,又把两翼的任务提到突出地位,即:“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①这次对总路线的大规模学习和宣传,是社会主义观念在全党以至全社会的大普及,基本上反映了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论认识。概括地说,即是“由目前复杂的经济结构的社会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社会”②,并实行由国家直接控制生产经营和管理经济社会生活的计划经济。在 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这不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选择,而且是世界各国共产党大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模式。

      在上述社会主义观念中,毛泽东尤其重视生产关系的性质问题。他强调:“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所有制,“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③。这种以改变生产关系来提高生产力的观念,在党内达成一个共识,即只要在所有制方面,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社会主义的基础也就奠定了。如周恩来说:“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私有制,归国家所有了,就是农业、手工业集体化了。”④可见,在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过去认为只有现代工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才能为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的观念,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重视生产力标准,转为更倾向于生产关系标准,即主要以生产关系先进与否来衡量社会主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