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红军兵工厂发展始末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德成,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南昌 330022

原文出处:
历史档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央苏区兵工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重要军工企业,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红军、地方武装和根据地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军事工业。中央苏区兵工厂,由开始时的只有一两个人,只有“一把斧头、一把铁锤”的修械小组,发展到修械所,又由修械所再发展到修械处,最后发展成中央苏区红军兵工厂。它经历了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由少到多,由修造到发展的过程。兵工厂的广大工人,在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的极其艰难的恶劣环境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盖厂房,自造机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洋结合,建立了修造各种武器的兵工厂,修理、制造了大量武器弹药,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①。

      一 中央红军兵工厂建立前的主要兵工企业

      1、养金山修械处。1927年中共武装第七纵队(队长段起凤、政委赖金邦)在江西吉安的东固地区成立,部队经常驻扎在东固养金山一带。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第七纵队在这里建立了最早的兵器修械小组。最初只有五、六人,他们大多是在农村打铁为生的铁匠。1928年,东固地区另一支革命武装——第九纵队(队长李文林、政委袁震亚)成立。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武装斗争的需要,养金山修械小组将规模扩大,由开始的5、6人发展到30多人,修械小组也改为修械所。由白手起家而建立起来的修械小组,经过短短数月的艰苦创建,已初具规模,有修配车间和制造车间,修配车间用土法修理土枪土炮,制造车间用土法制造单响枪,还建立了熬制土硝场所。1928年,七、九纵队发展成为二、四团,兵器修械所也随之得到发展,人数由30多人增加到80多人,其中妇女就有三、四十人(她们的主要工作是熬制土硝),修械所又改名为养金山修械处。

      2、江西省修械处。1928年2月,共产党人在江西于都县的桥头发动武装暴动,接着成立了地方武装——十五纵队。随着部队的建立,在桥头木湖山洞建立了一个红军修械小组,为桥头赤卫队和十五纵队修理武器。开始只有王有仁俩兄弟,设备简单,只有几把铁锤、火钳和打铁用的手拉风箱。到1928年12月,十五纵队联合七、九纵队攻占了兴国县城,缴获了大量武器。红军力量得到壮大,于是在1929年1月于兴国寨脑成立了第十六纵队。由于这几次战斗的胜利和革命武装的需要,修械小组很快增加到25人,并改为修械处,并从木湖山洞搬到桥头婆罗石的一个祠堂里。到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战争时,修械处已扩大到三、四十人,由周亚木任处长。

      1928年朱学玖、钟声楼、雷震中等人领导于都里仁、桥头的暴动后,随即转战至吉安的东固,兴国的东村、莲塘和新城等地。为了有利于武装斗争的发展,党组织负责人陈玉书、李茂生等要郑煌德、赵生顺两人成立兵器修械小组,地址设在东村的沙公背山洞。后来有赵后禄、郑传熙等10多人加入。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这个修械所经常迁移。从1929年2月到1930年10月,共迁到过十几个地方,最后迁往于都平安,并将修械所改为修械处,处长崔鼎武。

      到1931年,红军主力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赣南红色区域连成一片,当时的于北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桥头修械所合并到平安修械所,成立于北区修械处。修械处共有八、九十人,处长刘列珠、赖朝于。

      中央苏区的另一个重要地区闽西,从1928年春开始,也相继成立了很多兵器修械小组,发展到1931年时,大部分联合组成了闽西兵工厂。1931年,该厂迁到平安,与于北区修械处合并,成立“江西省修械处”,共有一百二、三十人,处长为崔鼎武,党总支书记郑阿祥。

      3、龙头修械处和白石修械厂。1930年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中共在赣县的龙头成立了一个兵器修械处,名叫龙头修械处。该处有六、七十人,主要是从其它修械所抽调来的。厂房设在一栋矮屋檐的民房里。修械处分二股,一个修理股,一个火药股,主要任务是修理游击队的枪支和制造一些炸弹。

      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由吴汉杰等人到兴国白石筹办修械厂。他带领六、七十个工人前往白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修理厂。

      二 中央红军兵工厂的建立和发展

      1、中央苏区红军兵工厂的建立。1931年秋,苏区主力红军在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后,中央军事委员会便决定合并红军各地的主要修械组织,在兴国的官田村建立中央红军兵工厂(又称中央军委兵工厂或红军官田兵工厂)。官田兵工厂主要是在白石红军修械厂和江西省修械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央军委决定在官田建立中央红军兵工厂之后,吴汉杰首先将刚建立不久的白石红军修械厂迁来官田,接着于都平安的江西省修械处、三军团的修械处、东固的养金山修械处、赣县的龙头修械处,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修械组织也先后迁来官田,并入中央红军兵工厂。

      中央红军兵工厂成立之后,规模得到更大发展,工人人数不断增加,设备和技术也得到改善和提高。工人人数达450多人,其中妇女有五、六十人。厂房主要设在7个祠堂,而整个官田村70余栋房子基本上成了兵工厂的厂房和职工的宿舍。在设备方面,由于1932年4月,红一军团攻下了国民党钟绍奎军的巢穴岩前,缴获了敌人兵工厂和造币厂的机器设备;4月20日,红军又攻克福建的重镇漳州、厦门,缴获了国民党军卢兴邦和张贞的修械厂的两部机床、一个30马力的发电机、一批汽油和其它一些修械材料,使兵工厂的设备得到大大改善,生产技术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