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增添,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变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状况,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大力加强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确保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革新精神。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 (2006)05—0058—08

      1954年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1],由此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技术革新运动。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国情,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了技术革新运动的顺利开展。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

      一、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技术革新就是生产设备、生产工具、技术过程、技术标准、操作方法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转向以技术进步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都是如此,日本战后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主要走的是技术革新道路。他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再利用新技术来发展工业,以技术革新实现其经济的腾飞。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是巩固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实现“一五”计划和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客观要求,也是建国后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建国初期技术革新运动的兴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一)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旧中国整个经济为帝国主义所控制,加上反动派的长期统治和数年的战争破坏,“中国经济这一个落后的、贫困的、带有殖民性的情况,必然会使我们在经济恢复和建设中,遭遇到更多的困难。”[2] 旧中国“许多工业面向外国,而非面向中国人民,所需机器、原料、销场过去不少依赖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如重工业中钢铁工业缺少轧钢设备,致有限的钢铁产品也不能全部利用;铁矿砂和煤的产量又超过冶铁和炼钢的能力,只能分外销;煤矿多为临时性的小斜井,寿命短促;机器工业的生产力极小”[2](p.40)。建国后,为了进一步发挥企业的潜在力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环境,保证安全生产和工人身体健康,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改造旧企业的生产设备。因为从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来说,许多现代生产技术还没有掌握,苏联供应的许多新设备还没有学会使用和维修,甚至有些新设备由于不会使用和维修而遭到损坏;苏联供给的技术资料和图纸也还不会运用。从技术管理方面来说,有关技术的规程、制度也比较落后,甚至是混乱的。从技术人员的数量来说,更是极其缺乏,“解放后因日寇技术人员遣送回国,全国钢铁工业重心的东北的技术人员,占工作总人数的比率,降至0.24%”。[2](p.46) 毛泽东在《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文中,总结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所以,建国初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进行技术革新就势在必然,否则无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3]

      (二)巩固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客观要求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即将宣告结束、新的大规模的建设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国开始号召用技术力量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195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基本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的社论,号召立即把最优秀的干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抽调到基本建设部门,要有计划地通过教育、训练的办法来培养各种技术人员,“使我们的伟大祖国迅速地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使我国的工业生产不但能够在原有企业中,提高设备利用率,并依靠工人群众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先进经验的推广和劳动组织的改善,大大提高劳动的生产率”。[4] 换言之,要迅速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就必须进行技术革新。1953年9月8日,周恩来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文中,针对“我们的经济遗产落后,发展不平衡,还是一个农业国,工业大多在沿海。我们文化也是落后的,科学水准、技术水准都很低”[5] 的落后状况,强调“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1953年12月,毛泽东在《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文中也指出:“只有完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6] 这里的“技术上起一个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初展开,但“技术革新”作为“技术革命”的前奏,则是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的。由此可见,社会变革的深入进行必然要求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只有开展技术革新,才能实现“机器去工作”的理想,即实现国家工业化。

      早在1952年9月,鞍山钢铁公司小型轧钢厂的张明山就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苏联专家和许多同志的协助下创造了“反围盘”。从此,鞍钢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迅速开展起来,涌现出了王崇伦、黄德茂等一批先进人物。至1954年4月,有17000多名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8600多件,被采纳的有22047件,其中运用到生产中去的有13105件。[7] 这些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保证了国家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技术革新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证全面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8] 因此,完成“一五”计划和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应是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现实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