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厢军职能新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淮建利,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淮建利(1963- ),男,河南沁阳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文史哲

内容提要:

厢军是宋朝的常备军,除具“役作、工徒、营缮”等职能外,还具有明确的对内镇压和对外防御的军事职能。其主要表现在驻守各地的厢军作为一种现实的军事力量,与禁军一起发挥了防御和戍守的重要作用;厢军的军事职能在宋朝军事制度上也有较充分的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前厢军实行了更戍制度,有效补充了各地禁军力量的不足;厢军还是北宋巡检系统中的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维护地方治安的作用;由于厢军军事职能的存在,必然会参与对外防御和对内镇压的军事行动,而且在对外防御的战斗中不乏骄人的战绩。厢军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其军事职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同政治状况、官员素质关系密切。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 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1-4721(2006)06-0111-08

      厢军是宋朝的常备军,是宋朝对外防御、对内镇压的基本武装力量之一。但旧史对厢军所固有的军事职能并未注意,如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自五代无政,凡国之役皆调于民,民以劳敝。宋有天下,悉役厢军,凡役作、工徒、营缮,民无与焉,故天下民力全固。”[1] (卷156《兵考八》)《宋史·兵志》亦谓:“(厢军)虽无戍更,然罕教阅,类多给役而已。”[2] (《兵三》)后世学者对此多不加深究,因袭成说,大率把厢军界定在“役兵”、“杂役军”的范畴内,忽视了厢军作为军队所固有的对内镇压和对外防御的军事职能。对这一问题,目前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从宋朝厢军的日常驻守、宋朝军事制度及对内对外战例诸方面,对宋朝厢军的军事职能进行尽可能详尽、系统的阐释。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军队建设中,将军队划分为禁军和厢军两大系统,以禁军为核心加强军队建设,并利用厢军中的高素质兵员补充禁军,成功地实现了对厢军这一“藩镇旧兵”的改造,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军事基础。但厢军作为“诸州之镇兵”,分布于全国各地,与禁军之间存在着互动和互补的关系①,其军事职能仍然存在,并发挥了防御和戍守的重要作用。

      《宝庆四明志》指出:“国初收天下劲卒,列营京畿,南征北伐,率从中遣,故惟三司卒称禁军,州郡止有厢军镇守。”[3] (卷7)这是对厢军军事职能的高度概括。北宋时期,厢军是镇守各地的常备兵种之一。据《武经总要》记载,“州兵”是宋朝沿边及各地戍守兵力的组成部分,例如定州路“置本路驻泊马步军都部署以下兵官,以州为治所,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军。本路置州兵及朝廷遣禁旅更戍外,又领乡军、义勇,总五十八指挥,凡二万八千三百四十八人,咸隶之”[4] (《前集》卷16上)。在宋代史籍中厢军被称为“州兵”的情况很多,这里所说的“州兵”指的正是厢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厢军的防御和戍守职能。

      关于厢军的防御和戍守功能,宋朝的大臣也有不少议论。庆历三年(1043)六月,范仲淹指出:“臣窃知陕西禁军、厢军不下二十万众,防秋在近,必须养育训练,以期成功,在乎丰以衣食,使壮其力,积以金帛,示以厚赏,牛酒以悦之,律罚以威之。如此,则兵有斗志,将必增气。虽二十万众,合为一心,有守必坚,有战必强,平寇之期可卜也。”[5] (卷141“庆历三年六月甲子”)庆历四年(1044),富弼在《河北守御十二策》中分析了处于“沿边、次边”的北京、雄、霸、冀、祁、保、瀛、莫、沧、镇、定十一州,广信、安肃、顺安、信安、保宁、乾宁、永宁七军,北平一寨,共计十九城在地理上的重要军事意义和兵力部署情况,指出“今无事时,河朔已有驻泊、屯驻、就粮兵十八万,本城五万,至用兵时,约增十万人,则战兵足矣”[5] (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午”)。范仲淹、富弼的议论说明,陕西、河北的厢军同禁军一样,也具有镇守地方的军事职能。

      厢军在各地戍守的具体情况也有不少零碎的记载。例如:(1)真宗咸平五年(1003),“于环、庆等州厢军马步军六千余人内选材勇者四千五百人,付逐砦屯防,以代禁兵”[2] (《兵八》)。(2)仁宗庆历六年(1046),郑戬知并州,兼并、代、泽、潞、麟、府、岚、石沿边经略安抚使兵马都部署,“时甲马隶麾下者凡十二部”,郑戬“自往训励,并无武锋精兵”,于是“复阅厢军,精勇者得三千人,迁补清边,声其数为十万,以夸戎人”。这三千厢军精勇成为郑戬备边的骨干,于是,他暗地里将数万戍兵遣还京师,使“众获休息,几减边费半”[6] (卷36《文肃郑公墓志铭》)。(3)神宗熙宁年间,因“河外多旷土,上遣带御器械王中正募民为弓箭手以实之,用省戍兵。转运使赵子几因上兼募厢军策,而不较廪给之费”[5] (卷248“熙宁六年十一月癸卯”)。熙宁五年(1072)十月诏:“熙河路依缘边四路例置横烽,遇贼入境,递相应接,其在蕃部地者,即以厢军守之。”[5] (卷239“熙宁五年十月辛丑”)(4)哲宗元符二年(1099),“访闻厢军戍平夏多被贼钞掠,惟以逃亡关报住请给”,于是朝廷下诏要求“平夏城等处厢军未知存亡,仍支请给,如及三年即住支”[5] (卷518“元符二年十一月壬辰”)。由此可知,平夏城也有厢军戍守。以上例子说明,在北方和西北沿边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厢军被用于戍边,与禁军相参屯防,执行戍守等军事任务。其中的精锐可以代替原有的禁兵。

      需要指出的是,厢军戍边并不是个别地区或特定时期的特例,而是北宋时期较为普遍的现象,厢军是北宋对外防御中仅次于禁军的常备军事力量。同时,内地厢军也具有很强的镇守职能,具有潜在的威慑力。例如,仁宗时,“盗起京西”,房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新任知州陈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7] (卷75《陈希亮传》)。熙宁十年(1077),宣抚司提议,“广源州初为州,须兵防拓,乞依熙、河、沅州例,配罪人为牢城。诏出自淮以南州军配罪人,并配广源州”[5] (卷280“熙宁十年正月己卯”)。显然,广源设置牢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拓”。

      南宋时,厢军仍然具有戍守职能。例如,宋孝宗时,知夔州王十朋向朝廷提出西路马纲“并用厢、禁军,贴以吴璘正兵”的一个重要危害就是削弱了厢、禁军的镇守作用。王十朋说:

      又夔峡为四川门户,长江上游,正赖此曹守御控扼,以壮天险之势。然土狭人稀,厢、禁军类多缺额,诸州每以招填不足为忧,重以出戍于夷陵,防秋于诸处者非一,所存无几。若又役以牵驾,疲于往来,以无几之卒伍,应无穷之马纲,非惟耗费钱粮,妨废教阅,正恐州郡空虚,因致意外之患,非细事也。[8] (卷3《再论马纲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