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汴京(开封)城布局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春迎,开封市文物工作队,河南 开封 475000; 刘春迎,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副研究馆员。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金代曾短时期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并对汴京城进行了一番营建。经金营建后的汴京城较北宋时期的东京城而言,其结构布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内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宫室制度更趋完善。金代开封城的总体布局,自外向内有外城、子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重城垣围护,由外城南门南薰门向北经新筑子城南门丰宜门、原宋内城南门丹凤门(即北宋时的朱雀门)、再向北经州桥至金皇宫南门承天门之间的大道,为全城的中轴线。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583—0214(2006)10—0111—06

      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历来备受史学界所关注,但对在开封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金代开封城却仅有少数学者论及,且多是从历史和文献的角度进行论述。① 本人作为长年工作在古城开封的考古工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最新考古发现,试对金代开封城的布局进行初步探讨,② 对汴京城的中轴线进行考证,草成此文,权作抛砖引玉,借以激发学术界对金代开封城研究的兴趣。

      金人立国期间,都城曾几易其地,分别定都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燕京(今北京),其中金废帝(完颜亮,后称海陵王)和金宣宗(完颜珣)二帝还曾短时期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并对汴京城进行了一番营建。通过金人对汴京城的营建,使金代的汴京城较北宋时期的东京城而言,其结构布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内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宫室制度更趋完善。

      金代开封城的总体布局,自外向内有外城、子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重城垣围护,与北宋时期东京城的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垣之制略有不同。由外城南门南薰门向北经新筑子城南门丰宜门、原宋内城南门丹凤门(即北宋时的朱雀门)、再向北经州桥至金皇宫南门承天门之间的大道,为全城的中轴线。

      一 外城

      金代汴京城的外城来源于北宋东京城的外城。外城,又称罗城、新城、土城等,后周时期周世宗始筑,后经北宋时期多次大规模的增修,成为北宋东京城军事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在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取北宋东京城的激烈战斗中,外城首当其冲,遭到了极大破坏。当时,金军掌握了东京城池状似“卧牛”、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利用外城东南角地势便于进攻的有利条件,使用旋风炮,将磨盘、碌碡等大型石块,抛上城墙,“矢石飞注如雨”[1](卷六六,P496)。由于外城城濠宽阔,金军无法近城,就采用“洞屋”的方法接近城墙,在墙上挖穴,给宋军造成了极大威胁。同时,金兵还把城外的石碑、石磨、石羊、石虎等石料当成炮弹,用百余门大炮集中攻击城墙一段,砸毁了城楼等建筑。经过这场兵燹,“四城楼橹皆被焚烧”[1](卷六六至七○,P494~533),城周林木皆为砍伐[1](卷七○,P526),东京城到处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从此失去了昔日巍峨壮观的风采。

      外城在宋、金战争中虽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在有金一代还保存的基本完好,其位置和格局较北宋相比未发生任何变化,有所改变的只是城门的名称而已。根据金朝中期曾出使金国来过汴京的南宋使者范成大在其著述中的记载,外城正东的“新宋门,即朝阳门也,虏改曰弘仁门”[2](P11~12),有的记载则称弘仁门为宏仁门或洪仁门;另据楼钥《北行日录》、周辉《北辕录》、程卓《使金录》等中的记载,金代还将外城北墙上的新封丘门改为顺常门、外城西墙上的金耀门改为顺义门等。《金史·地理志》记载外城时说:“都城(外城)门十四,曰开阳,曰宣仁,曰安利,曰平化,曰通远,曰宜照,曰利川,曰崇德,曰迎秋,曰广泽,曰顺义,曰迎朔,曰顺常,曰广智。”文中只有顺义和顺常两个城门的名称与以上宋使者所记相符,而没有提到以上宋使者所记的“弘仁门”。门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系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一是对城门的称呼官方与民间会有差异,因此存在着一门多名的情况;二是《金史·地理志》所记的是金代晚期的城门名称,至此时部分城门的名称可能又有了新的改变,如按在金卫绍王时期使金的宋使程卓在《使金录》中的记载分析,当时汴京外城的安利门的名称就应是由原来的宏仁门更名而来。另按文献记载,北宋时外城的城门共有21座(包括9座水门),而《金史·地理志》所记的则只有14座,可见城门的数量也有明显的减少,应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汴河的水门被堵塞之故,金代随着汴河的断流已漕运不通,故封堵水门以加强外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应在情理之中;二是外城的部分城门可能在金朝末年金、元之间的汴京之战中被封堵,如在《金史·张浩传》就有“塞京城四门,以便守御”的记载,而个别交通位置不太重要的城门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就再也没有开通。

      近年来,外城遗址已被考古探明:整个外城呈东西略短、南北稍长的长方形,实测周长为29120米,折合宋里52里左右,与文献记载的“50里165步”基本吻合。东墙基自南向北经今文庄、大花园村、自来水公司、范庄东、小巴屯村、大巴屯村西,止于辛庄东北,全长约7600米,墙基残宽10~20米。南墙基自东向西经今39231部队院内、药厂、烟厂、郭屯村、学堂门村、蔡屯村南、高屯村南, 止于市一建预制厂西侧90米外,全长约6990米,墙基残宽10~20米。 北墙基自东向西经大北岗村、东官庄和南官庄,全长6 940米,墙基残宽15米左右。 西墙基南起市一建预制厂西墙外侧90米处,经五顷四村、南郑门村、北郑门村、土城村、郭庄、堌门村、北至市林场院北围墙外1 520米的护城堤下,全长约7 590米,墙基残宽10~20米。[3](P52~53)

      二 子城(内城)

      金汴京城的子城是在北宋东京城内城的基础上展筑而成的。北宋东京内城又称里城、旧城,宋初又叫阙城,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军事防御的第二道屏障。在靖康元年的宋、金战争中,由于受到了外城的庇护,内城遭受破坏不甚严重,故金朝早期,也一直未对其进行整修,直到金朝末年金宣宗都汴之后,才对其南、北两墙进行了展筑。

      金代后期,金宣宗于贞祜二年(1214年)七月迁都汴京。迁都汴京后所做的一件对后世开封有较大影响的事,就是对原北宋东京内城的扩筑,有些史籍中亦称“再筑子城”。

      按《金史》中的《宣宗纪》与《术虎高琪传》记载,最早在贞祜四年(1216年)十二月,为了防御蒙古军队,术虎高琪就曾提出“修南京里城”,当时金宣宗说:“民力已困,此役一兴,病滋甚矣。城虽完固,朕亦何能独安此乎!”否定了修城建议。翌年(兴定元年,1217年)七月,完颜赛不又上书说:“京都天下之根本,其城池宜极高深,今外城虽坚,然周六十余里,仓猝有警,难于拒守。窃见城中有子城故基,宜于农隙筑而新之,为国家久长之利。”[4](卷一一三,P2480) 此建议最终为金宣宗采纳,于是就有了《金史·宣宗纪》所说的“筑汴京城里城”之事。对这次筑城事宜,《金史·侯挚传》中亦有记载:“(兴定)三年七月,设汴京东、西、南三路行三司,诏挚居中总其事焉。十月,以里城毕工,迁官一阶。”可见当时侯挚任三司使,直接参与管理了这次修城事宜。在这次修城过程中,原来的宋国

      子监,“当城所经,弗便也,坏而徙之东南大城之下,不及屋而亡。皇元受多方始为殿七楹,亦废宫屋也”[5](卷五《汴梁庙学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