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上海话的疑问句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上海话自然带有五湖四海的特色,严格意义上的上海话,即《浦东老闲话》中所记载的那种“本地话”,说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现代上海话的语法系统几经变迁,保留下来的大多是吴语的特征(钱乃荣,2002)。比如在特殊疑问句中,疑问指代成分大致上来自周边的吴语地区,而在不需要疑问指代成分的一般问句中,大部分形式也同样来自吴语地区。像例(1)那种用“阿-V”形式的一般问句,应该是受苏州及邻近地区吴语的影响(许宝华、汤珍珠,1988;钱乃荣,1997),在老派上海话里比较常见,而新派上海话中已经较为少见了。 (1)侬阿去过上海?(你去没去过上海?) 例(2)中用句末助词“啊”的一般问句,表示说话的人对事情不甚相信,或者有点吃惊,因而要求对方证实;而例(3)中用句末助词“嗷”的一般问句,则表示说话人心中认为所说为实,但不太肯定,因此希望进一步确认。这两种形式应该同本地话和宁波话都有点关系。 (2)侬是大学先生啊?(你是大学教授啊?)(3)侬是独养儿子嗷?(你是独子吧?) 例(4)和例(5)是新派上海话中常见的一般问句(黄伯荣,1996;钱乃荣,1997;汤志祥,2000),由陈述性的主句和句末助词“
”(读[va])构成。这种问句对于语境没有太多的要求,而且对于答案的期望值也较为中立,肯定与否定的答案都在预料之中(钱乃荣,1997;徐烈炯、邵敬敏,1998)。 (4)今朝早饭吃过
?(今天吃过早饭了没有?)(5)侬吃苹果
?(你吃苹果不吃?) 例(6)和例(7)里的那种V-勿-V形式可能来自杭州、绍兴方言,也可能受其他南方方言的影响(钱乃荣,1997)。一般人能够接受这种说法,但不会作为首选。例(6)那种说法还带有一定的责问意味,用途就更受限制了。 (6)侬点药吃勿吃?(你吃不吃这药?)(7)伊做得好勿好?(他做得好不好?) 1.“
”的句法功能 同其他方言特别是北方方言一样,上海话的疑问句并非一定要用疑问标记,像例(8)那样的陈述句如果带上了升调,同样可以表示疑问。不过,与北方方言不同的是,例(8)在上海话里是非常态形式,通常表示吃惊、要求证实等特殊情况。上海话的常态疑问句是带有句末助词的,而且新派上海话的一般问句中,以带“
”的为主。 (8)伊来勒
?(他来了?) 一般都认为,带“
”的问句属于是非问,正常情况下应该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也可以用点头或者摇头的方式回答。这与普通话里用“吗”构成的问句类似,所以语法书中往往会用例(9)作为例(10)的注解,并且用“吗”作为“
”的注解(钱乃荣,1997;汤志祥,2000)。 (9)大世界你去玩过吗?(10)大世界侬去白相过
?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说,例(10)的确和例(9)在一定的程度上互相对应,因为正常情况下两者的答案都只有两个,只能对“去大世界玩过”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复,因而都属于是非问。不过,带“吗”的问句往往带有倾向性。比如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用例(11)来打招呼,虽然客人可以回答“喝”或者“不喝”,但主人期望得到的答案却是“喝”,客人出于礼貌也应该给出肯定的答复(Chao,1968;邵敬敏,1998)。 (11)喝茶吗? 用“
”的是非问通常不带倾向性,所以与例(11)相对应的例(12)一般不用作待客的套话。上海人在为客人上茶时可以用例(13)也可以用例(14),取决于同客人的相熟程度以及客人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