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刊载亓华的文章《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观念的转型》。文章认为,汉语国际推广绝不只是推广和传播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应当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这需要我们建立国际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但目前,在学界已形成的文化理念——包括“交际文化”论、“文化定型”论、“文化依附”论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这一巨大的文化事业的要求,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研究需要进行文化观念的转型。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突破狭隘的“交际文化”观念,建立国际文化的大视野;第二,突破“文化定型”观念,以克服跨文化理解的障碍;第三,变“文化依附”为“文化交融”。 《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刊载梁德慧、王晓艳的文章《fMRI、ERPs技术框架下的双语认知研究》。文章指出,fMRI、ERPs等是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技术,这些技术可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大脑加工语言的机制。目前,在fMRI、ERPs技术框架下的双语认知研究,在双语词汇研究、加工语言的脑机制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这些技术与成果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对外汉语作为一个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有必要突破现有的研究框架,引入亲属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技术手段,拓宽研究领域。 《浙江大学学学报》2007年第4期刊载陈辉的文章《耶稣会士对汉字的解析与认知》。文章谈到,16世纪中后叶,东来的耶稣会士出于传教的需要,先后研习日语和汉语,使得日语和汉语相继与葡语、拉丁语等欧洲语言发生了语言接触。汉语在汉字文化圈中的通用文地位,自然让传教士们将认知东亚语的重点放在了汉字这一完全相异于拉丁字母的意音文字之上,他们以反切法、假名等梵语与汉字汉文相接触的产物为基础,逐步建构了一套音素文字视角下的对汉字的解析和认知体系。这套体系与现代认知语言学家总结出来的人类对言语理解的体系性模型,也即从语音知觉,到字词识别,到句法,再到语义的信息递进式加工次序惊人一致。传教士们这种对东亚语言的科学认知模式,在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方面对东亚的语言尤其是汉语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刊载聂娜的文章《雅柯布森音位区别特征学说的数学建模》。文章认为,数学建模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数理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进一步定性、定量的研究。文章采用向量空间的表述形式,对雅柯布森的音位区别特征学说进行数学建模。从二维空间、三维空间推演到多维空间的向量表述形式,并且考虑到具体语言内部音位区别特征之间的重要性差异,通过加入“区别特征差别权重”这一定义,对音位区别特征学说进行数学定性分析和数学定量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刊载李智君的文章《唐代吐蕃内侵与河陇语言地理格局的演替》。文章指出,河陇地区,历史上是我国西北地区三大语系的绾结地带,因此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相互接触与混化的情况司空见惯,但语言演变的具体形式如何,却并不清楚。清理吐蕃内侵所导致的语言地图变化可以发现,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在拥有不同语言的民族政权发生更迭时,会导致该地域民众语言的演变。这种演变的动力在于民众语言与官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与不同,而演变的方向是民众语言向官方语言看齐。其原因在于官方语言政策的强制性,但演变的速度取决于民众语言的人群规模以及二者之间文化比较优势的大小。 《中国翻译》2007年第4期刊载王东志、王立弟的文章《口译的质量与控制》。文章首先指出口译质量具有多重标准,不同的主体对口译质量的要求不同,并列举了一些国际专业组织提出的行业标准;接着简要回顾了自80年代以来一些针对口译质量而开展的典型个案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影响口译质量的共识因素;最后作者从口译操作和技能训练的角度提出三个翻译策略:语义优先、结构解析和词语简化,用来控制和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