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义的出现,按照通行的理论,不外乎两种情形:一是新词新义,即由于社会的发展而涌现的新词语的新义,如“峰位”的“指最高点的位置”之义;一是派生式新义,即固有词通过词义的派生方式而形成的新义,如“包装”的“比喻对人或事物从形象上装扮、美化,使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之义。然而,在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一部分新义既不属于新词新义,也不属于派生式新义,而是在与外来语言的交往、接触过程中,从外来语言的词义系统中移植过来的——是一种非派生式新义。这种新义的移植一般发生在汉外对应词之间,而且外语对应词一定是个多义词。移植所涉及的一般是个别词义,而不是全部词义。这种现象有别于传统所说的“借词”,是一种新的词义派生方式,而且势头正劲,值得我们关注。 外来词义的移植一般发生在汉外(以汉英最为常见)对应词之间。所谓汉外对应词,主要是指本义或基本义大致对应的词语,并非词义架构必须完全对等的词语。而正是在这些词义架构不完全对等的汉外对应词之间,个别汉语词义架构中所没有的外语对应词词义会被移植到汉语对应词的词义架构中,成为汉语对应词的新义——非派生式新义。 我们来看下面几个例子: 【口袋】①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面~│纸~儿。②衣兜:这件衣服有四个~儿。[1]783近年来“口袋”一词逐渐产生了一个趋于稳定的比喻义——“袖珍的、小型的”,如“口袋图书馆”、“口袋书”等。这个比较突兀的新义不是从“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或“衣兜”等汉语固有词义派生而来的,探其源应是从“口袋”的英语对应词“pocket”词义架构中移植过来的: pocket n.①衣袋,口袋;②钱,收入,财力。adj.①袖珍的,可放在衣袋内的;②小型的。……[2]1150英语中常有“a pocket dictionary”、“a pocket library”、“pocketbook”等固定组合。我们并不否认人类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同性,但是类似于“口袋”这样的汉语中新出现的而在英语中则颇为常见的比喻义,与其说是由汉语某个词义派生而来,无宁说是从英语词义系统中移植而来,后者似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因为它们毕竟产生在对外交流空前频繁的新时期。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下简称《现汉》)第5版中,“口袋”的这个比喻义依然未予收录。 【蒸发】液体表面缓慢地转换化成气体。[1]1736 同样,“蒸发”目前也有了一个极其常用、《现汉》2002年版未收而第5版刚收录的比喻义——“(突然)消失”,如: 这是一笔伊拉克人的救命钱,却不料在联军临时当局的手里“蒸发”掉了。(《人民日报》2004—08—25(3)) 然而4年过去了,犯罪嫌疑人却像在人间蒸发了一样,音讯全无。(《人民日报》2004—04—21(5)) 英语中与“蒸发”基本义相同的对应词是“evaporate”,而“evaporate”早就有表“消失”的比喻义: evaporate v.①(使某物)蒸发掉;②(fig.比喻)消失,不复存在。[3]492 汉语的“蒸发”的“(突然)消失”义产生在新时期,显然也是受了“evaporate”的影响所致。 二 外来词义之所以能顺利“移植”到现代汉语中,并能存活下来,我们以为是因为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存在着合适的空位,而这种空位的产生也同外来语词的吸收、外语词义的渗透影响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汉外对应词词义架构的不完全对应,导致了汉语词义架构中这种催迫新义“移植”的词义空位的产生 从理论上讲,汉外对应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两种情形。而实际上,汉外对应词中词义完全对应的词语不多,最常见的还是词义不完全对应的词语。后者的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交叉关系正是语言接触中词义交互影响的前提,它造成了在汉外语言接触中汉语词词义空位的产生。而随着汉外交流的不断增加,汉外语言间接触的日益频繁,尤其是语言翻译的需要,更是呼唤着汉语词词义空位能尽早得到填补,于是,外来词义的移植便应运而生了。我们来看下面一组例子。 “绅士”一词在《现汉》中是被作为单义词处理的: 【绅士】指旧时地方上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1]1209 可眼下常用的“绅士风度”、“绅士作派”等词语该如何解释呢?按照《现汉》给出的意义显然是解释不通的。我们不妨查阅一下《郎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下简称《郎文》)中关于“绅士”的英语对应词“gentleman”的词义状况: gentleman①彬彬有礼的男士,绅士,君子;②男人,先生。[2]632 英语“gentleman”的词义架构中“彬彬有礼的男士”的意义是汉语“绅士”一词词义架构中所没有的,显然,汉语“绅士”一词的词义架构中存在词义空位,这样“绅士”的英语对应词“gentleman”的“彬彬有礼的男士”之义便能够乘“虚”而入了。 “黑色”一词《现汉》未予收录,可能是考虑到“黑色”的意义已经体现在了“黑”的词义架构中了——“像煤或墨的颜色……”。先不去说这样的处理是否合理,即使以《现汉》所收的所有“黑”的5个义项都无法去合理解释“黑色幽默、黑色喜剧、黑色信函、黑色七月(2004年以前中国高考都安排在七月)”中的“黑色”的意义。而“黑色”的这个意义在其英语对应词“black”的词义架构中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