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没(有)”的认知语义分析

作 者:
王欣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北京100083)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认知背景下的事件语义学理论对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语义差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作为事件否定词,“不”是未然事件否定词,“没(有)”是已然事件否定词;作为状态否定词,“不”是内部状态否定词,“没(有)”是外部状态否定词。文章还论证了这一分析在概括性和解释力上都优于传统的语义描写和语义特征分析。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否定是自然语言中极为复杂的一种现象,可进行多侧面、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不”和“没(有)”作为现代汉语两个重要的否定副词引发了大量的思考和论述,其中绝大多数是对其进行传统的词性辨析、语义描写和语义特征分析,理论上的概括性和解释力不足,比如春范(1980)、朱德熙(1982)、宋玉柱(1994)、郭锐(1997)、白荃(2000)、聂仁发(2001)、彭平(2002)等。认知语义学的发展为我们审视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一套新方法,本文运用事件语义学理论对“不”和“没(有)”的语义特点和差别进行分析,力图取得更高的概括性和更好的解释力。

      一 不同语义理论对“不”和“没有”语义差别的处理

      “不”和“没(有)”在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在逻辑语义学中目前还得不到描写和解释。以下面两句为例:

      (1)a.张三没来。b.张三不来。

      它们的逻辑表达式都是:

      (2)┐[来’(张三’)]

       也许有人会说例(1a)表示过去时间,例(1b)表示现在时间,可以用不同的时态算子把例(1a)和例(1b)分别翻译为:

      

      (4)现在张三还没来。

      “没”和“不”的差别仍旧表现不出来,事实上也不可能通过例(3a)和例(3b)表现出来,因为二者的差别绝不只是时制问题。

      词汇语义学中研究同义、反义、上下义等语义关系的结构语义学(structural semantics)目前还无法建立“没(有)”和“不”之间确切的语义关系。

      目前普遍运用的语义特征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对语言现象进行充分详尽的观察,然后抓取关键性的语义内容设立区别性语义特征,每一特征有正负二值,通过一组不同取值的语义特征达到分化词义的目的。所谓关键性语义内容就是指词义分化能力强的那些特征。聂仁发(2001)运用这种方法对“不”和“没(有)”的语义差别做了详尽的分析,但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因为着眼于词义的差别和分化,缺少对词语自身意义的关注;第二,语义特征之间有蕴涵关系,比如[暂态]蕴涵[活动],[实现]蕴涵[暂态],因此理论中存在冗余,而一个好的理论应当是无冗余的(方立1997:123—125);第三,词义被分解为一系列有正负取值的语义特征,缺乏整体性和概括性。

      认知语言学背景下的事件语义学为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办法①。所谓事件,简单说就是“涉及变化的那些过程”(Ungerer & Schmid 2001:193),Hovav & Levin(1999)把事件定义为一个发生的事情或事情链,自然语言通过动词及其论元使之词汇化和概念化。崔希亮(2006)认为“事件是外部世界的一种动态现象,包括位移、致使一结果、活动、变化、行为、判断这些基本的意义范畴。这种动态现象与静态的状态相对立。语言中的事件是对外部世界事件概念的折射,说话人就是事件的观察者和报告者。”把事件作为一个语法客体,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事件的结构、方式及其句法语义表现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对于更好地解决意义的表达和理解问题以及句法和语义的接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事件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及各种事件构件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研究,可以洞悉语言表达和真实世界的投射关系,获得对一些语言现象更透辟、更经济的描写和解释。Talmy(2000)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事件语义学的思想,崔希亮(2006)结合汉语事实丰富和发展了事件语义学。事件研究是国际语言学界近年来的热点,而在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下面我们将在观察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尝试运用事件语义学理论分析“不”和“没(有)”的语义差别,提出作为事件否定词,“不”是未然事件否定词,“没(有)”是已然事件否定词;作为状态否定词,“不”是内部状态否定词,“没(有)”是外部状态否定词。最后验证这一分析的解释力和预测性。

      二 未然事件否定词和已然事件否定词

      本节将通过对空间位移事件“来”、活动事件“抽烟”以及抽象位移事件“干”、“明白”和“认识”的分析,说明“不”和“没有”之间的语义差别。

      2.1 空间位移事件“来”

      请看下面的句子:

      (5)a.他没来。b.他不来。

      “来”是动作动词,例(5a)中的“没”是对客观事实的否定,意思是他未在某个场合露面,例(15b)中的“不”是对主观意愿的否定,意思是他已经决定不来或者不愿意来。这是传统的语义分析(彭平2002:82)。从事件语义学的角度看,“他来”代表一个位移事件,位移主体是“他”,“他”从离说话者较远的一处移动到离说话者较近的另一处。位移事件在空间上有起点和终点,映射到时间上有起始和终止。在现实世界中,位移事件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同时发生,“起点”和“起始”重叠在一起,“终点”和“终止”重叠在一起,我们分别用“起点”和“终点”表示这两个叠合的概念。人们在报告某个事件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崔希亮2006),“不”和“没(有)”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说话者站在事件的起点上否定“来”这一事件,而“没(有)”是说话者站在事件的终点上否定“来”。我们可以从例(5)的肯定式中得到证明:

      (5′)a.他来了。b.他来。

      例(5′a)带有体助词“了”,表示动作已完成,事件已结束,说话者站在事件的终点进行陈述。从时间上严格说来,说话者是在事件终止之后的时间参照点——说话时刻陈述这个事件,但因为说话时刻位于终止时刻一端的延长线上,我们简单地表述为在事件终点陈述,可以图示如下(“[ ]t”表示句子在语境中表达的具体事件)。

      (6)

      

      y轴为事件轴,它可以在空间和时间轴上占据一段区间,我们在这里只表现事件在时间轴x轴上的存在,而且把事件在时间轴上占据的区间与时间轴分离,画成平行的状态,以求简单地说明问题。事件有内部时间结构和外部时间结构(崔希亮2006),内部时间结构指事件本身的开始、持续、完成等过程阶段,外部时间结构指事件在时间轴上占据的区间,两者的关系也可以用y、a两个轴表示。(6A)表现的是例(5′a),从时间上看,说话者站在从终点到时间参照点之间由虚线表示的区间上的任一点向后看,报告[他来]p这一事件(用“[]p”表示一个抽象的原型事件)。因为事件[他来]p在说话时间之前已经完成,因此加上体助词“了”成为报道出来的事件[他来了]t。如果对这一事件进行否定性报告,即报告事件┐[他来了]t,则有两种可能:一是位移主体还在位移起点,事件未发生;一是位移主体未到达位移终点,事件未完成,在这两种情况下都用“没(有)”。比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