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态、时制理论与汉语时间参照

作 者:
顾阳 

作者简介:
顾阳,美国康乃尔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

原文出处:
语言科学

内容提要:

由于汉语 有相对丰富的时态标记,而缺乏显性的时制标记,很多学者在对汉语句子中的时间进行诠释时,往往将时态或体作为依据。从汉语句子能否成句这个问题着手,文章的考察表明,汉语的场景体中有无“定点”对句子的成句性有决定意义。含缺少“定点”的场景体,必须要借助其他功能成分方能成句。含有“定点”的场景体的句子,其定点必须在句中明确表示出来,才能成句,否则亦需要借助其他功能成分方能成句。文章将所罗列的现象归纳为句子的固有成分,并探讨如何将这一系列的句法固有成分统一分析为“指涉”这一语法功能,即时空上的参照点。一个句子为何要有这样的参照成分?自然语言的名词通过功能化以后,用来指涉实体,那么句子就是动词及其论元通过功能化以后,用来指涉事件或状态。时制通过时空上的参照点来调节和确定说话时间和事件时间的顺序,从而将某个场景(事件或状态)在时空中定位,使说话者可指涉该事件或状态,所以文章尤其关注对句子中参照点的确认,尝试如何确定其在时空定点上的功能。通过演绎,文章证明这些成分都与建立在时空上的参照点并与指涉事件有关,从而推断汉语的句子中具有时制中心语,它支配句子的构建。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引言

      从广义上说,一个陈述句至少包含一个谓语和一个主语,它们在逻辑上表达一个句义,即命题。如果一个陈述句是合法的,这个句子就有其值。说话者通过使用一个句子,确凿表述某个事件或状态。

      由谓词及其内论元构成谓语(predication),(Bowers 1991)谓语和外论元构成轻动词结构(light verb phrase,vP),(chomsky 1993,1995,2000)表述事件或状态,亦即命题。(Colins 1997)所表述的事件或状态要通过说话者和听话者所认可的具体场合,即时空来定位(anchor)(Enc 1987),才能表达命题的真值,所以自然语言的句子中必定有表达时空概念的功能范畴,即时制(tense)。

      在一个给定语言的句法结构中,时制或以显性形态或以隐性形态出现,这应该依语言的形态类型及语法化进程而异。印欧语言大多有显性的形态,如通过动词词缀曲折变化来标记时制,例如:英语用-ed来标记过去时,也有的语言有专门的时语素,如日语用ta,例如:teyiru~teyita,teyiru表示非完成,teyita表示过去非完成,说明ta不是单纯的完成标记(perfective marker),韩语用ss来标记过去时。

      大多数汉藏语系的语言没有显性的固定形态作时制标记,但这并不表示时制在这些语言的句法结构中没有表现。一个与时制密切相关的功能范畴是时态(aspect),由于汉语有相对丰富的时态标记,而缺乏显性的时制标记,很多学者在对汉语句子中的时间进行诠释时,往往将时态作为依据,但时制和时态分别是两个概念。以下我们针对这两个问题在汉语中的表现,作一些讨论。

      2 时态

      时制和时态是通过语法机制使说话者将动词及其论元,即动词的论元结构所表述的某个事件或状态置于时间和空间之中,使其陈述的命题赋予真值,这种机制在本质上还是一个谓词化的过程,可以通过谓语理论的框架,即谓词—论元理论来诠释。(Chierchia 1985;Ramchand 1997;Bowers 1991,1993,2001)时态指说话者观测某个事件或状态的角度,亦称视点体(viewpoint aspect),(Smith 1997)①通常以完成时态和非完成时态(perfective aspect and imperfective aspect)来区别。

      时态将一个事件或状态在空间展示出来,而事件或状态的体或称情状体(situation aspect)(smith 1997)是给定的,所以时态或视点体有别于情状体,以下简单以汉语为例来演绎一下情状体。

      2.1 情状体的分类

      情状体亦称事态体(aktionsarten)或动词体(verbaspect)。(Vendler1967;Dowty 1977,1979)为方便讨论,我们将分别采用“时态”和“体”来区分视点体和情状体。以下简单熟悉一下有关情状体的分类:

      (1)

      (1a)中的“——”表示该类情状为持续的非动态体,虽然这类状态的存在或出现可能会有初始的起因或动因,但它们并非状态体本身的特质;这类状态虽可持续,但无法达到终极点(culmination)。所以它们既无起始点又无终止点,不含“I”和“F”。典型的例子如“认识某人”、“有智慧”、“懂汉语”,等等。

      (1b)中的“I”显示该类情状有起始点,“~~~”表示它们为持续的动态体;括号中的“F”表示活动体本身不包括终极点,虽然某个活动可被人为地终止。典型的例子如“推车”、“跑步”、“游泳”,等等。

      (1c)表示该类情状中只含有单个活动,其起始点“I”本身即为该活动,如“打(个)嗝”、“咳嗽(一声)”、“敲(一下)门”、“拍(一下)”,等等。括号中的“F”表示单个活动体本身不包括终极点,虽然某个活动可被人为地终止。

      单活动体是动态的,Moens和Steeman(2005)将它定义为单体事件(atomic event),在时空间上是个点(point)。可以通过语法手段使它延续为一系列的点,也就是说,由单活动体可以衍生出持续的活动体,即由“~”可以衍生出“~~~~~”。在很多语言里,可以通过形态手段强制性地(coerced)改变单活动体动词的特征,重叠即其表现之一。汉语中,有[AA]式重叠:“敲敲”、“拍拍”、“笑笑”、“跺跺(脚)”,也有[A着A着]式重叠:“敲着敲着”,“笑着笑着”;[A来A去]式重叠:“敲来敲去”,“笑来笑去”,等等,这时这些动词能表达某个事态的持续性或重复性,就具备了(1b)的活动体特征。英语动词不能重叠,所以这类动词的体常常有歧义,如cough(咳嗽),sneeze(打喷嚏),knock(敲),burp(打嗝),hiccup(打呃),等等,它们既可用于单活动体的情状,又可用于活动体的情状。

      (1d)表示的情状中,其起始点即为终极点,即事件一开始就得到结果,所以成就体亦属单体事件(atomic event),(Moens and Steeman 2005)其中没有持续过程。成就体与单活动体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终极点,后者没有。汉语动词“看见”、“发现”、“爆炸”、“死”,等等所表述的都是成就体情状,尽管这类情状有时可能是某些原因导致的结果,但原因并非成就体本身的体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