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一个句子是否能成立,除了遵守句法结构的组合与运算原则之外,还要看它是否符合个别词语的要求。例如下面各例句虽然在短语结构上完全合法,却因为与动词“打破”的属性有所冲突而不能成立: (1)a.*张三打破了。b.*张三打破了窗子李四 c.*张三打破了礼拜五。 处理句法与词汇之间关系的理论,当代生成语法称为题元理论(Thematic Theory)。一个动词除了其语音和概念结构之外,有三种语法成分,合称为动词的题元结构: (2)动词的题元结构: a.论元数目:动词属于单元、双元或三元述词。 b.语义选择:论元所担任的论旨角色(施事、客体、受事、地点或命题等)。 c.范畴选择:论元所属的语法范畴(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子句等)。 简单地说,“打破”属双元述词,两个论元分别指派的论旨角色(施事与受事),必须由名词短语来担任。例(1a)-(1c)因为不符合这些要求所以不能成立。① 早期生成语法在这方面的研究曾经得到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对若干英语句型与动词种类提供了明确的形式分析,使人们对于英语语法的了解有如一日千里。例如下面各组句式虽然表面相似,但进一步观察之后可以发现许多系统性的差异: (3)a.John tried to be honest. b.John seemed to be honest. (4)a.John is eager to please. b.John is easy to please. (5)a.John persuaded Bill to be honest. b.John preferred Bill to be honest. c.John believed Bill to be honest. 生成语法对这些句式的描述与分析早已成为英语句法学基础的一部分,在一般句法学初级教科书里都有所介绍。在汉语语法方面,应用早期生成语法研究汉语也有可观的收获,其中以余蔼芹(Yue1971)、梅广(Mei 1972)和汤廷池(1977)为重要代表。 中期生成语法在动词分类研究上续有重大收获,其中最重要的应属自1980年代以来所盛行的“非宾格假定”(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Perlmutter(1978)首倡单元述词应分为“非作格”(unergative)与“非宾格”(unaccusative)两种;Burzio(1986)进一步指出双元述词也应平行地区分为“及物”(transitive)与“致使”(causative)两类动词: (6)a.非作格动词:cry,laugh,talk,sneeze,jumps等 b.非宾格动词:exist,appear,come,be,arrive,happen等 c.及物动词:eat,drink,hit,criticize,kick,discuss,write等 d.致使动词:break,sink,move,open,close等 李艳惠(Li1985)、吕叔湘(1987)和笔者(1989)都曾将汉语的单元与双元述词做过类似的划分。② (7)a.非作格动词:笑、哭、飞、跳、吵闹……等表示动作的自动词 b.非宾格动词:来、去、是、有、死、走、出现、发生、躺着……等存现动词 c.及物动词:打、骂、吃、写、批评、欺骗、赞美、打胜……等③ d.致使动词:开、关、沉、摇、吓(了他一跳)、气死(了李四)……等 近年来汉语学界对非宾格假定的讨论或运用渐渐多了起来,重要的著作包含(但不限于)徐杰(1999a、2001),Chappell(1999),韩景泉(2000),温宾利、陈宗利(2001),沈阳、何元建、顾阳(2002),邓思颖(2004),孙晋文、伍雅清(2003),Hole(2005),朱行帆(2005),潘海华、韩景泉(2006)等。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题元理论和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因篇幅所限,讨论将着重于非宾格假定和与它有关的若干问题。首先说明非宾格假定的内容与支持该假定的证据。其次指出:不仅单元述词与双元述词可以分为非作格、非宾格两类,同样的分类也适用于三元述词和与其相关的句法结构。然后专门讨论汉语的两种双宾结构,并指出汉语的若干特殊句式(如“保留宾语”句式、“外宾语”句式和所谓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都可以在适当的句法分析下各得其所,同时也为非宾格假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最后讨论不同结构在汉、英语之间的相关差异,并提出若干参数理论上的论题,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 2 单元、双元、非作格、非宾格 Perlmutter(1978)的非宾格假定除了将单元述词划分为非作格与非宾格之外,主要内容在于: (8)单元非作格句是个无宾句,以施事为其外在论元(作为主语)。 单元非宾格句是个无主句,以受事或客体为其内在论元(作为宾语)。 如例(7a)—(7b)所示,非作格动词一般都是描述动作的动词,非宾格动词则主要以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约存现动词为主。根据(8)的假设,“张三哭了”和“张三来了”的生成方式不同。前者的主语“张三”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都是句子的主语,但后者在深层结构是个无主句,宾语“张三”经过移位而成为表层结构的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