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的影响是受语(recipent language)从源语(source language)吸收自己所需要的成分或特点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语言影响的获得”。语言影响的获得有其内部和外部的条件。怎样认识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语言接触和语言影响研究中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关系的事实,主要从语音、句法两方面论述语言内部结构机制在语言影响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必须加强语言内部结构对语言影响获得制约的研究。 一 语言内部机制和语言影响的获得 研究语言影响,除了梳理受语获得的现象和规律外,还要进一步探索致使语言影响获得的因素,即认识决定受语发生变化的因素。促使受语获得影响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即源语对受语的影响条件,又有内部因素,即受语本身存在的内部机制条件。但二者之中哪个更重要,哪个是决定性因素,语言学界的认识则存在差异。其中,持“外部决定论”者,认为外部的社会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语言内部结构机制因素则处于次要地位,或被支配地位。持“内外均衡论”者,认为语言结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同等重要,二者一起共同起作用。这两种认识虽有差异,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语言内部机制因素的重要作用,对形成语言影响获得的内部因素的重要性估计不足。在国内的语言接触研究中,我们看到有的在揭示语言影响获得的现象时,只重视描写其来源和结果,不重视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只见源语的影响,不进一步探究受语接受影响的内部结构机制条件的配合。这样一来,就把原本是内部机制在起主要作用而产生的语言接触结果,全看成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把外部对语言影响获得的推动作用,看成是决定性的因素。比如,有的语言原本没有声调,后来由于内部语音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产生了孕育产生声调的土壤,出现了声调的萌芽,再加上有声调语言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声调的发展。但这二者之中,究竟哪个更重要,哪个是决定因素?显然,内部语音结构是更重要的。为什么同样是外部语言的声调影响,有的语言实现了,而有的语言未能实现?原因是各自内部提供的条件不同。一般的情况是,如果没有内部因素的支撑,外部影响的力量再大,也难以在受语中站住脚。 语言影响在语音、语法、词汇等不同领域存在不同的特点,语言内部因素对语言影响获得的制约也不均等。相对而言,语音、语法受语言内部机制制约的强度比词汇更大些。本文主要从语音、语法上论述语言内部机制对语言影响的重要作用。 二 语言接触中语音的影响 语音的影响主要是使受语增加新音位、新的结构模式,以及增加过去未有的语音演变规则。增加新的语音成分是有可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新成分的确立,必须靠语音内部机制条件的支持,否则,源语的特点就不可能在受语上附着。 比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都没有f这个音位,但是与汉语接触后,有的语言增加了这一新音位,而有的语言则始终不吸收,都用p或ph来代替。未能吸收的原因是没有形成适合f植根的土壤。如维吾尔语与众多有f音位的语言接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始终没有产生这一音位。 又以韵母为例。大理白语受到汉语千年以上的强烈影响,从汉语里吸收了超过60%以上的词汇,但未能把汉语的鼻韵尾吸收到自己的语音系统中。① 究其原因,是因为白语的语音结构机制还未能提供增加鼻韵尾的条件。 又如,过去都以为哈尼语的复合元音ie、iu、ia、ue、ua是受汉语借词的影响而产生的,因为只看到这些复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上,如
“参观”等,而忽视了从哈尼语本身去寻找致使的内部条件。这就未能抓住决定语言影响获得的主要原因。其实,哈尼语能出现的这些复合元音,是有其原有语词的语音系统特点作为基础的。哈尼语在语音系统中虽无复合元音韵母,但有双唇腭化声母和舌面音声母,这两套声母与单元音结合的音节,发音上接近复合元音韵母。如:
音近。另外,哈尼语零声母音节跟在另一音节之后,容易合为一个复合元音音节。如:
。有了这个基础,汉语借词的复合元音就容易被哈尼语所接受,哈尼人也就不难读出复合元音的汉语借词。总之,哈尼语在汉语借词中使用复合元音韵母,都有其内部的条件,外部的语言影响使这些复合元音在哈尼语音系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再谈谈声调的影响。声调是超音段成分。无数事实说明,无声调的语言要借用有声调语言的声调困难较大。这里以孟高棉语声调的起源为例。孟高棉语原无声调,后来萌芽了声调,但历史不长。究竟孟高棉语的声调是如何产生的?有的认为,孟高棉语如佤语、布朗语、德昂语的声调是受汉语影响而产生的。其实不然。据刘岩研究,“孟高棉语声调产生的原动力是声韵系统和音节结构的简化”,是对声韵系统和音节结构简化的补偿,而不是汉语的影响。② 当然,汉语的影响对声调的产生和演变也起到促进作用,但绝不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内部音韵的变化,根本不可能产生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