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报》2007年第2期刊载张国宪的文章《形容词下位范畴的语义特征镜像》。文章认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是形容词两个重要的下位语义、功能范畴。认识上的不同“意象”自然会引发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语义层面的波动,表现出“弥散与规定”、“恒长与临时”、“相对与客观”的对立,从而规定或制约着其句法表现。 《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刊载王云路的文章《试谈韵律与某些双音词的形成》。文章认为,汉语词语运用的规律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注意音节的平衡与和谐。四字结构(即两个音步)符合汉语韵律和谐的要求。这就是汉语四字结构作为句子的基本单位的原因,也是“三字连言”现象产生的原因,而四字结构内部根据音节韵律的重新切分又是双音节词产生的途径之一。 《语言科学》2007年第3期刊载叶建军的文章《疑问副词“莫非”的来源及其演化——兼论“莫”等疑问副词的来源》。文章认为,疑问副词“莫非”至迟在宋元之际就已产生,它并非直接由义为“没有谁/什么不是”的跨层结构“莫非”衍生而来,而是与测度疑问副词“莫”、“莫是”、“莫不”、“莫不是”有渊源关系。疑问副词“莫非”生成的语境是疑问句,生成的机制是类化。疑问副词“莫非”的演化表现在使用频率、句法功能和语气等方面:元代以降,“莫非”在“莫”系疑问副词中逐渐占有明显优势;“莫非”用于 NP前的功能在逐渐消失,基本上只用于VP前;“莫非”最初只表示测度,至迟在明代后期开始分化,可表示反诘,但表示测度仍是其主要用法。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刊载何德红的文章《诠释学与翻译研究:理论梳理与问题反思》。文章认为,翻译和诠释学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它们的前提都涉及到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随着诠释学自身的发展,它已逐渐成为历史精神科学的基础。作为一门供体学科,诠释学的发展变化必然会给翻译带来影响。从诠释学的发展流变出发,重点分析诠释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理论,比如文本的高度自觉性、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等对翻译研究带来的影响、启示及问题反思。同时强调翻译研究者对于诠释学理论的借鉴和引用应该持一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客观科学态度。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刊载绪可望的文章《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文章认为,人类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隐喻理论的解释范围被不断扩大。从古希腊的修辞观到对语言本体进行解释的语法隐喻以及语法化研究,从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概念隐喻到完全彻底的认知隐喻观,所有这些都对隐喻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这些研究背后,一直缺乏一种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即共性。从认知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域之间的叠加和互动是各类隐喻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隐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隐喻的共性;另一方面,隐喻的内容又因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是隐喻的个性。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刊载金立的文章《合作与言语行为》。文章认为,合作原则与言语行为是两种密切关联的重要理论。合作原则从话语交际的合作性上解读了话语含义的产生和理解过程,言语行为则从语言实施的行为的角度阐释了言语交际的实质。有机整合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提出语谓合作、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的概念,进而细致分析语旨合作和语效合作,有助于对交际语境中的话语所承载的复杂意义作丰富而生动的刻画,有助于对表达-理解-再表达的话语交际过程作科学而合理的解释,最终对生活世界中的话语交际的动态研究作出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