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宾状语句的功能透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劲荣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83)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语义上描述宾语名词的状态形容词一般作定语,但有时也可置于动词前作状语,二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但并不完全等同。两种句式分别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前者强调结果性,后者强调过程性。如果着眼于信息功能,那么,异位作状语削弱了源句式的及物性特征,尤其是削弱了宾语名词的可操纵性,使其对后续篇章的启后性弱化。异位的语用动机是使性状成为焦点。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0.引言

      本文讨论如下语言现象:

      那和尚酽酽的沏了一壶茶。她圆圆的画了一个圈。

      吕叔湘(1986)认为这种现象是“定语的词语跑到了状语的位置上”。我们基本同意这一看法,但并不满足于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移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宾语位置上的定语修饰语都可以跑到状语位置上,同样,也不是所有的状语修饰语都可以后移到宾语前做定语。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最新发展为我们观察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学者们曾对移位的制约条件和句式语义做过探讨,本文认为这方面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除此之外,本文更关心的是,移位的语用价值和语用动机。

      本文打算从移位所受到的语义句法制约出发,从篇章角度考证两种句式的语用价值,即它们在篇章中充当的信息功能,并进一步分析移位的语用动机。文章的最终目的是要说明,移位不但改变了源句式的语义功能,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新的篇章功能。

      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把宾语的修饰成分移位后做状语的句子称为指宾状语句,(简称“状语句”),修饰成分移位前做定语的句子称为“定语句”(注:我们不采用“摹物状语”这一说法,是因为这类状语在语义上除了可指向宾语,还可指向主语,如“秀发长长的披在肩上/月儿弯弯的倒映在水中”等,而本文只讨论状语在语义上指向宾语的句子。)。

      1.句位实现的语义句法制约

      关于移位的制约因素,学者们先后做过讨论,张力军(1990)指出动词和修饰语之间有致使关系,即修饰语表示的性状是由动作造成的结果;郑贵友(2000)进一步将这种句式分为三个小类,并认为动作类的动宾双系状语句中,动词具有处置性,性状具有可控性;卢建(2003)则着重讨论了这类句式中的典型情况,认为只有制作类的自主动词才可以进入该句式。但是下面的现象还是不能得到说明:

      他热热的喝了一杯茶。桌子上热热的放着一杯茶。

      这两个句子中的动词既不是制作类的,也说不上有处置性,性状并不是句中动词所能控制的。更重要的是,以上处理都是站在静态的平面上去看问题,因此得出的结论难免会有和实际语言现象不完全吻合的地方。下面我们先从语义和句法两方面入手来分析移位的制约条件。

      1.1语义制约

      (一)动词的动作性

      以往把动词的语义特征概括为[十自主性]或[+致使性]的做法虽然可以涵盖大部分状语句,但也会碰到一些问题,如:

      桌子上厚厚的落了一层灰尘。床上厚厚的铺了一床被子。

      如果我们把状语句中动词的语义特征概括为[+动作性],那么不但可以解释上述句子为什么属于状语句,还可以排除动词是非动作动词的定语句不能变换为状语句的情况。如: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她大大的有一双眼睛。

      他知道了一个小小的秘密。→*他小小的知道了一个秘密。

      郭锐(1993、1997)根据动词的时间特性,从动词的过程结构出发,把动词分为状态动词、动作动词和变化动词三个典型的大类,认为过程是指谓词性成分实现为外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一个具体事件,非过程则指谓词性成分不与时间流逝发生联系,过程结构的差异与其三个构成要素起点、终点和续段密切相关。状语句中的动词不能是状态动词或变化动词,只能是动作动词,这说明,状语句中动词的过程性非常典型。

      (二)性状的渐成性

      卢建(2003)发现,状语句中的宾语具有[+渐成性]特点,这样可以排除宾语不具有渐成性的句子不能变换为状语句的情况。但下面句子中的宾语不具有渐成性,然而都是成立的:

      屋子里黑压压的挤满了人。他硬硬的摸着块石头。

      我们认为,与其说是宾语具有渐成性,还不如说是性状具有渐成性,也就是说,随着动作的进程,性状逐渐地呈现出来,这种性状既可以是宾语名词因动作而逐渐形成的,也可以是主语名词(句子主语或言者主语)因动作而逐渐感知或产生的。同时,这样处理较为简便,它可以避免把宾语认定为[+受动性]的做法,因为有些状语句中的宾语并不具有受动性;也可以避免由于语义指向具有多向性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纠缠。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性状不具有渐成性的定语句不能变换为状语句,例如:

      端来一碗浓浓的鸡汤→*浓浓的端来一碗鸡汤

      伸出了一双嫩嫩的手→*嫩嫩的伸出了一双手

      扔过来一个红红的球→*红红的扔过来一个球

      插着一朵小小的白绒花→*小小的插着一朵白绒花

      很显然,性状的渐成性与动作的过程性密切相关,而宾语是否具有渐成性或受动性倒显得不重要。可见,从语义角度看,状语句更强调过程性。

      1.2句法制约

      语义是一种深层机制,满足了语义条件只能说是具备了形成句法结构的基础,句法结构要最终实现为表层形式,还要受到一定的句法因素的制约。状语句的实现,要求句中的动词要有动作性,性状要有渐成性,同时在句法形式上对宾语及其修饰语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宾语有数量限定语

      数词一般只为“一”并常省略,有时也可以是“几”(注:也有宾语前没有数量限定语的情况,只是动词后有补语“满”,如“黑压压的挤满了人”。我们把它看做是状语句的一个特殊类,因为毕竟“满”带有数量义,况且这一数量义也是不确定的。)。如:

      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长长的排起了队伍吸了(一)口深深的气→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