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象似性”例说 “象似性”的英文原文iconicity派生自icon“人像、肖像”,意指肖像般的直观性相似。作为语言学术语,它指的是人类语言多少具备的一种结构属性,即语言的形式本身作为能指——其声音、大小、繁简、结构——会直观地模拟该形式所指的某些属性(注:关于象似性理论的论述,参看Haiman[26],Croft[27],沈家煊[28]。Iconicity也有人译为临摹性。象似性一名据沈家煊[28]说明取自许国璋的译法。语音象似性在海外也叫语音象征性(phonological symbolism),而语音象似性一名的好处是能跟形态、句法等方面的象似性联系起来,统一在“象似性”这一个大类下。)。 下面我们按象似性在形式方面的不同属性各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拟声词是词类中象似性最强的词类,体现的主要是声音的象似性。开口度大、响度大的元音模拟洪亮的声音,如敲钟的“当当”声(ang韵母,主元音a),试比较小铃铛的“丁零零”声(ing韵母,主元音i),后者的开口度、响度小很多。再如单一重复之声是“当当当当”,两个声音交替重复是“叮当叮当”,而多种声音复杂的重复是“丁零当啷”。这几个词的语音构成一个比一个复杂,不过仍是有节奏的声音。假如是无节奏的发散开去的声音,那语音也会没有节奏,如“呼啦——”。可见语音方面不但有音质的象似性,还有声音结构的象似性。“丁零当啷”不是只模仿四种声音各响了一下,而是通过交替有序的声音结构表示交替有序的复杂声音的反复和持续,模拟的是节奏的结构。 拟声词性质上毕竟跟大部分词很不同,光靠拟声词不足以有力说明语言主体的象似性。事实上,有象似性的词类远不限于拟声词。 有些名词就有象似性。“鸡、鸭、鹅”三大家禽的得名都来自其叫声。再如“乌鸦”的“鸦”,指杜鹃鸟的“布谷”(英语cuckoo指杜鹃鸟,其理相同)。考虑到更接近得名时语音的上古音,象似性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例如,据潘悟云[1]论证,“鸦”的声母来自小舌塞音[q]。[qa]音很适合模拟乌鸦呜叫。 有些动词也有象似性。如“爆、破、喷”这些音的声母,都是气流在双唇处先阻塞、再突然“爆破”后“喷”出来的。在不同的发音部位中,双唇位置的爆破音阻塞和爆破过程表现得最外在,象似效果也就愈加明显。而且,“喷”字从口,最先指用嘴喷,即用双唇完成的动作,与其声母一致。与之对比,“吐”的动作主要由舌尖完成,这个字的声母也是舌尖音。这些似乎不全是巧合。英语中,有些跟鼻子有关的动作就是由s加鼻音开头的动词表示的,sniff(用鼻子吸气作声)、sniffle(发鼻音)、snuff(嗅鼻子)(参看布龙菲尔德[2](P189))。 朱晓农[3]用大量材料证明了名词小称等亲密形式跟高调的关系。其动因是高调模拟声带薄小的人和动物幼小者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象似性。 甚至指示词也有语音象似性,而且比名词动词等更普遍、更有规律。突出表现之一是,在具有远近区分的指示词系统中,总是用元音开口度大等响度大的声音指更远的对象,汉语普通话“那”a比“这”e开口度大,广州话“嗰”[ko](那)的元音比“呢”[ni](这)开口大,英语that比this的元音开口大,there
比here[hier]元音开口大,日语are(那)之[a]比kore(这)之[o]元音开口大[4]。这不仅可以用举例来显示,还可以用更大范围的统计来证实[5]。此外很多方言语言都用语音的加重加长来表示指示词的远指或更远指,也是基于类似的象似性。 语音的象似性是最直观的。语法的象似性就要隐蔽一些,需要学者们去揭示和总结。 形态中比较明显的象似性是重叠,如重叠表示复数、周遍、多量、反复、持续等义,都符合或接近重叠这一形态操作本身的属性[6]。句法中相对明显的是语序象似性。语序象似性的一大作用是模拟事件过程的时间顺序。戴浩一对此有很好的分析[7]。例如,“他在马背上跳”,是先在马背上,再跳;而“他跳在马背上”是先跳,再在马背上。两句成分出现的先后次序直接与所指事件过程的先后次序相对应。还有一些与语序有关的象似性其实是时间象似性的引申。例如,条件分句和原因分句一般位于结果分句之前,这是逻辑关系。而在现实世界中,条件和原因在时间上也在结果之前。本质上仍是时间象似性。 另一种语法象似性是单位大小象似性。比较: (1)a.他买了一束玫瑰给女朋友。 b.他买了一束玫瑰,给了女朋友。 a句用了一个单句,给人感觉是叙述一个事件。b句用了包含两个分句的复句,给人感觉是两个事件,或者说是一个宏事件中的两个微事件。这是因为,复句单位比单句大,与客观世界中更复杂容量更大的事件相吻合,是一种单位大小的象似性。固然这两个句子也可以表达客观上完全相同的事件,甚至就表达同一的事件,但是至少说话人用a、b两式能获得不同的表达效果。假如一个是买与送紧相连接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事件,另一个是买与送分离并且不在同处发生的事件,肯定是a句比b句更适于表达前者,而b句比a句更适于表达后者(注:关于表达给予关系的种种不同句式及其与事件结构的象似性关系,沈家煊[29]、刘丹青[30]有更详细的分析。)。这是事件层面的。再来看指称层面的。在一定语境中,“他”、“张为金老师”、“第三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张为金老师”可能指同一个人,但在语篇中它们的信息作用并不相同。越长的单位,信息量越大(客观的),说话人所赋予的信息强度也更强(主观的)。假如听话人知道“他”的身份,而说话人仍用长的形式,则扩展的单位并不增加客观信息量,但确实增强了主观的信息强度。这也是一种单位大小或复杂度的象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