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为什么问怎么样,怎么样问为什么”

——谈汉语疑问句和反身句中的内、外状语

作 者:

作者简介:
蔡维天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指出状语的句法分布和其语义诠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其间对应更是井然有序而循序渐进的。文章以汉语的疑问状语和反身状语为材料,依其结构位置区分出内状语和外状语:前者的诠释围绕着伴随关系,以动词组为其势力范围,并受限于主语的主体意识。后者的诠释则脱不出致使关系,可再分为两类:较高的外状语占领了主句(CP),担任致使事件的述语;较低的外状语则盘据在小句(IP)的边缘,充当致使者的述语。从事件结构的角度来看,内、外状语可以分别对应到所谓的过程投射和致使投射;在历史发展的向度上,也有证据显示内、外状语的演化轨迹。这些发现进一步厘清了句法和语义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便于以此研究为基础来建构一套具有普遍性的映射机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8 期

字号:

      0.引言

      汉语中的疑问状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现象,是研究句法—语义介面(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我们注意到“怎么”若与情态词“会”调换语序,便会产生微妙的语义诠释变化(参看蔡维天,2000):

      (1)问:阿Q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答:a.我想阿Q会依法律处理这件事。(方法)

      b.我想阿Q会很冷静地处理这件事。 (样貌)

      (2)问:阿Q怎么会处理这件事?

      答:a.听说是小D逼他处理的。(起因)

      b.对啊,他不可能答应的。(否认)

      “怎么”在“会”之后出现,如(1)所示,其疑问范域(scope)小于将来情态词(future modal),问的是活动(activity)的方法或样貌,在句法上属动词组层次的状语(VP-adverbial)。若是“怎么”在“会”之前出现,如(2a)所示,则其疑问范域大于将来情态词,问的是事件(event)的起因,在句法上属句子层次的状语(sentential adverbial);在语用上此处的“怎么”也出现了否认用法,其言语行为(speech act)由探索某个事件的来由,转为否定某个事件的可能性,这点从答句(2b)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的观察从下列“为什么”和“为了什么”的对立再度得到印证:

      (3)a.阿Q为什么/*为了什么会放弃比赛?(原因)

      b.阿Q会为了什么/*为什么放弃比赛?(目的)

      “为什么”只能出现在情态词“会”之前,问的是原因,如(3a);“为了什么”却出现在“会”之后,问的是目的,如(3b)。我们因此可以说疑问状语的语义诠释与其位置高低、构词属性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种由语序调换或范域伸缩所造成的语义变化并非疑问状语的专利,其实反身状语也有这种现象:“自己”在“会”之后表独自,亦即不与他人一起处理这件事,或引申出无须他人相助之意,如(4a);反身状语若在“会”之前出现则表自动自发,亦即并非他人授意或受外力催逼,如(4b)(参看蔡维天,2002):

      (4)a.阿Q会自己处理这件事。b.阿Q自己会处理这件事。

      我们可以把情态词前的状语通称为外状语(outer adverbials),情态词后的称为内状语(inner adverbials)。乍看之下,把“怎么”和“自己”摆在一起好像没有什么道理,然而若是切入词义的底层,我们发现所谓的外状语其实都和“致使性”(causality)有关:情态词前的“怎么”问的是某个事件的起因,情态词前的“自己”则谓并无外力导致这个事件。这是因为外状语的范域及于整个句子及其所表达的事件。相对而言,所谓内状语则与“伴随性”(comitativity)有关:情态词后的“自己”表示没有他人参与,情态词后的“怎么”则质疑其凭借的方法为何,而“凭借”这个概念即为“伴随”的引申,而有了工具、途径和样貌的用法。

      疑问状语和反身状语虽然没有直接的关连,却都体现了句法分布和语义诠释的互动关系。这虽然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但这些现象却绝非偶然。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疑问状语和反身状语的内—在关连和历史源流,并以此为基础,从句法—语义介面(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的角度来解释内、外状语其分布与诠释之间的对应关系。

      1.疑问状语和反身状语的通性

      1.1.内、外状语的界标

      蔡维天(2000)及Tsai(1999,2005a)曾指出在小句层(IP-level)上有许多成分可以将前述两种疑问状语分开。第一种是所谓的情态助动词(modal auxiliaries):如下列例句所示,出现在“可以”之前的“怎么”只能问起因,如(5b),而不能问方法,如(5a)(#:表示与原句语意不合)。而出现在“可以”之后的“怎么”只能问方珐,如(6a);而无法问起因,如(6b):

      (5)阿Q怎么可以离开?(6)阿Q可以怎么离开?

      a.#阿Q可以凭借什么方式离开?a.阿Q可以凭借什么方法离开?

      b.是什么因素造成阿Q可以离开?b.#是什么因素造成阿Q可以离开?

      另一方面,蔡维天(2002)及Tsai(2005b)则发现前述两种反身状语也同样可用情态助动词区分开来:“可以”之前的“自己”有“出于自身知识、能力”的意思,如(7a)所示;情态助动词之后的“自己”则作“独自”解释,相当于英语中的alone或by oneself,有(7b)为证(≈:表示与原句语义相近):

      (7)a.这个车,他自己可以修。(无需请教别人)≈这个车,他可以靠自己修。

      b.这个车,他可以自己修。(无需别人在一旁帮忙)≈这个车,他可以独自修。

      若是以情态助动词“应该”为界,在其之前的“自己”可解为“自动自发”,如(8a);在其之后的自己则有“亲自”的意思,相当于英语中的in person,如(8b):

      (8)a.这件事,他们自己应该处理。≈这件事,他们应该自动自发地处理。

      b.这件事,他们应该自己处理。≈这件事,他们应该亲自处理。如果将界标换成“不敢”,出现在前的“自己”大约是“自作主张”的意思,如(9a);出现在其后的自己则可作“私自”解,相当于英语中的privately,如(9b):

      (9)a.这件事,他们自己不敢处理。≈这件事,他们不敢自作主张来处理。

      b.这件事,他们不敢自己处理。≈这件事,他们不敢私自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