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语言是声音与意义的对位系统。但是,这种对位并不总是完美一致。我们很容易发现自然语言中间的有声音但没有意义,或者有意义但没有声音的现象。前者的代表如英语里面的虚位代词it/there (如:It is raining/There was a book on the desk)。后者有:1)通过关系化、WH-疑问句以及被动化等移位生成的空语类(语迹);2)空代词;3)在省略或删除结构(如VP删除、缺位、截省等)中出现的空成分。这些看不见,听不着的空语类的语义解读对语言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它们的解读有独特的规律可循。因而,空语类研究为揭示人类语言的内在能力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窗口。近年来,语言研究中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就是发现了空语类现象遵守某些普遍的原则(如管辖约束理论中的空语类原则、控制与约束理论等,请参阅Chomsky 1981)。更令人瞩目的是,空语类可以区分,不同的空语类有不同的独特的属性且受制于不同的语法规则。 本文的焦点是名词性空语类成分,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中名词性空语类成分的属性,同时就文献中相关的论述作出评述。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刻画不同类型的空语类的属性,同时,也能使我们就当前的争论——汉语中是否存在受制于某些合理的解读规则的空代词语类或者汉语只有“空而又空”,根据语境自由解读的空语类作出更好的评价。我们也将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展示形式分析方法如何从假设到预测,最后到对分析的采纳或者摒弃。 要了解空语类的属性,我们必须要能辨别空语类出现的句法位置和它们的解读方式。对空语类的辨别和解读,是过去几十年很多语言研究中争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对汉语来说,自从Huang(1982)的启发性研究以来,除了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理论论述外,对于实证现象也富有争议。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让我们今天可以回顾并检验一些重要的问题,以期对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比较合适的分析和解释。 2 空语类的类型 文献中的一个重要争论是:是否所有的空语类都有类似的表现,还是有必要区别不同类型的空语类。如果是后者,那么它对于语言能力的了解就意义重大。能分辨出不同类型的空语类意味着系统性的语法规则是存在的。 在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开拓性地指出需要鉴别不同类型的空语类的是黄正德先生的博士论文 (Huang 1982)。它从管辖约束理论的观点来研究汉语空语类的特质,认为正如管辖约束理论中对空语类的分类规范一样,汉语至少应该区分三类空语类:NP语迹,变项和空代词。空代词包括小代词pro和大代词PRO。因为pro和PRO之间的区别是和“格”或者和空语类理论中的“管辖”的定义有关,并非这篇文章的核心议题,所以我们将忽略二者之间的区别,只使用空代词或者简写的Pro来表示二者。NP语迹是NP移位的产品,也不在我们这里的讨论之中,因为与本文主要论题有关的结构不包含 NP移位。因此,我们只讨论变项和空代词两类空语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语法理论中变项的地位。典型的变项即为一个短语移位到一个非论元位后留下的语迹。(注:论元位置通常指的是主语、宾语位置。非论元位置则可以以话题和关系从句所修饰的名词短语位置为代表。)在当前的最简方案中,移位包括拷贝和合并的操作。从“列举”的词项合并成一套短语标记。被合并的词项可以被拷贝,然后进一步再与其他词项合并。为了结构的“解读”,较低层的拷贝词项通常必须删除,从而导致空语类。移位至非论元位置的情况下即产生变项。这就意味着变项在句法上就是拷贝。近来也有文章试图通过移位来推导所有的同标关系(Hornstein 2001,Kayne 2005)。 Hornstein认为代词是因为有和移位相关的操作而插入的语法固式。这种研究思路使得空语类的概念在语法中完全可以抛弃。因此,空成分的研究对于语法理论中空语类的存在、分类和辨识将有重要的贡献。 变项的特性以及变项与其在非论元位置的先行词之间的关系在汉语中可以通过话题化或者关系化来建立。首先,和我们的讨论相关的是移位运作的局域性条件:它们有孤岛效应。有关汉语孤岛效应的问题,Huang(1982)做了开创的研究,其后有许多类似的研究,如Li(1985、1990),Shi(1992),Ning (1993),Qu(1994),Shyu(1995)等。因为孤岛效应是管辖移位过程的局域性条件,话题化和关系化是移位过程,因此这些句式呈现出孤岛效应。这可以通过下面从关系从句和附接语从句提取的例子来体现——复杂名词短语孤岛和附接语孤岛。这两类从句都不允许衍生于岛内的短语移位跨越岛的疆界。
自然语言运用不同的方法来避免抵触孤岛条件。上面的例子若使用显性代词取代空语类,句子就不违反孤岛条件而可以接受。在汉语中,没有空语类就不牵涉到移位,孤岛效应也就不存在。另外说明孤岛效应的例子是左向分枝条件,下面的例子也一定要用显性代词。
重要的是,空语类对各种孤岛条件的遵守似乎并不是一致的。Huang(1982)就注意到一些系统性的孤岛阻隔条件的违反。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