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含“死”义动词的虚化轨迹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宗江,硕士,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死、拼命、抵死、没命、死命、要死、要命”这些动词性词语,在词义上的共同点是“表示失去生命”,它们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虚化轨迹:由含“死”义的动词,虚化为表示情状的副词,再进一步虚化为表示量特征的副词。本文描写了它们虚化的过程,并探讨了虚化的机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有一些表示“失去生命”意义的动词性词语,它们的虚化经历了相同的轨迹,即:由表示失去生命的动词虚化为表示情状的副词,由表示情状的副词再虚化为表示某种量特征的副词。本文探讨这种演变的过程和机制。所涉及的词语有:死、拼命、抵死、没命、死命,要死、要命。

      一、“死、拼命、抵死、没命、死命”的虚化

      这五个动词词义虚化程度的形式判定,主要根据语法位置的改变和组合关系的改变两个方面。语法位置的改变是指由作谓语到作状语的变化。组合关系的变化,是指其作状语时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的类别不同。以“死”为例,其演变的过程可以用下诸例为代表。如:

      (1)颜渊死,子哭之恸。(《论语·先进》)

      (2)崇与门下吏王宗、原展,及子勃,兄子伯生推锋死战。众寡不敌,崇等皆死。(《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十下)

      (3)若论肯卖,不诤价之高低;若死腰楔,方便直须下脱。千方万计,不得不休。(《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4)那里的水死冷死冷。(王小波《未来世界》)

      以上例中(1)的“死”单独作谓语,(2)用于另一动词“战”的前面,作状语,构成“死V”,因为句子描写的是战争的场面,特定的语境说明“死”仍与本义有密切的联系,整个“死V”表示“冒着生命危险做什么”的意思。这种特殊语境我们称为“危险语境”,其中的V为这种危险语境下的述人自主动词(袁毓林1993,马庆株1988)。这种动词我们称为类动词。到了唐代,如(3)的“死V”已经脱离了有生命危险的特殊语境,“死”失去了它的本义,表示“V的施事极力使V的作用发挥到最大”,V仍为述人的自主动词。这时的“死”已经虚化为表示情状的副词。这种脱离了危险语境的V我们称为类动词。(4)代表“死”的继续虚化,其后的V为述人的非自主动词和非述人动词,以及形容词。这时的“死”不再表示V施事的情状,而是纯粹表示量的特征,包括程度高、动作行为时间长或所涉及的对象多等。(注:表示人的情状的副词和表示动作量的副词一般都看作不同的类。如吴福祥(1996,169页)将前者称为方式副词,后者称为程度副词;张谊生(2000)将前者称为描摹性副词,后者称为限制性副词;杨荣祥(2005,65页)将前者称为情状方式副词,后者大体称为程度副词。)这里的V我们称为类动词。据我们考察,“死”用于前的典型用例到现代才出现,而且其后的V数量不大,如“死冷、死热、死犟、死倔、死硬、死沉、死能折腾、死要面子”等。

      “拼命、抵死、没命、死命”这四个词跟“死”类似,其共同的演变轨迹为:

      拼命(表本义)→拼命(表情状)→拼命(表量)

      1.1拼命

      “拼命”本义是表示“豁出性命”,在元明之前,很少见。到了元明时代用例增多,“拼命”开始出现于前,表示在危险语境下的动作行为。如:

      (5)要与汉家出力争天下,拼命当先在此朝。(《全元曲·尚仲贤·汉高皇濯足气英布》第四折)

      (6)董尚书道:“此去太白山二千余里,虎狼极多,孩儿年幼,如何去得?”仲舒道:“便死无恨,去心难留!”董尚书见他拼命要去,只得教老王付与盘缠:“伏事孩儿去。”(《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记》)

      (7)弯着腰,忙把剑在床底上搠去。一连两搠,一只狗拼命劈脸跳出来,徐公子惊了一跌,方知适才听响的是狗动,还痴心去寻这和尚,没有。(《型世言》二十九回)

      (8)众将士见了,莫不拼命砍杀,杀退贼兵。(《型世言》十七回)

      以上例中的,如“当先、要去、跳出来”等表示的动作行为本身不一定有什么危险,但在例句所代表的事件的特定情境中,都是有生命危险的动作行为。“拼命VP”的共同语义表示“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什么”,这些例中,“拼命”在组合关系上实现了由单独作谓语到作状语的变化,但其本来的意义仍然保留。

      到了清代,“拼命”开始出现。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