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质量的释义元语言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尔钢 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 430070)

原文出处:
辞书研究

内容提要:

概述辞典释义元语言的内涵、作用机制、主要质量标准,建立高质量元语言的步骤。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元语言就是一种用来描写语言的语言。”(注:Lyons,J.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莱昂斯对元语言所下的这个定义,与黄侃先生在解释训诂时所使用的“用语言解释语言”(注:黄侃.训诂要略.制言(七).)的提法异曲同工,揭示了元语言的本质。元语言(metalanguage)又称为“解释语言”,与之相对,被解释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object language),由于处在描写和解释的地位,辞典释义语言天然就是元语言。对于释义元语言,似不必理解得过于偏狭。例如,不必过分强调释义元语言只能是自然解释性语言的集中、静态、凝练的存在形式,尤其是不必将释义元语言片面地理解为只能是自然语言,而将人工符号形式的元语言摒除在外。

      事实上,辞典释义元语言正是由经过提炼的自然元语言和一定数量的人工符号元语言共同组成的。自然元语言的部分,是通常所说的用来解释词目(即辞典目标语言)的释义部分,如:“觊觎<书>[动]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其中“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即释义部分;而尖括号和方括号及其中的文字只是一种人工设定的符号,它们所代表的,是辞典学通常称之为“标注”的内容,具体表示“觊觎”这个词是一个书面用词和动词,所解释的,是该词的风格意义和词性特征等陪义。既然符号同样是对词的某些方面意义的解释,当然也就同样应该看作是解释目标语言“觊觎”的元语言。

      释义元语言所使用的自然语言和符号语言有所分工。一般的具有共性且有规律可循的陪义可以使用符号语言来表达,具有个性的基义诸义素则需要用自然元语言来描写。在一般情况下,符号元语言和自然元语言可以互相转换。例如在辞典使用词性标注以前,凡副词需要注明“副词”,介词需要注明“介词”,形容词往往需要使用“形容……的样子”来表示被注词的形容词词性。而词性标注之后,使用了[副]、[介]、[形]等符号,“副词”、“介词”、“形容……的样子”等即可省略。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符号元语言与自然元语言一样需要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一般辞典采用的办法,是在辞典卷首“凡例”中解释该辞典所使用的符号元语言的意义,如:“〈书〉表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古〉表示古代的用法”、“〈方〉表示方言词语”、“有些组合在中间加斜的双线‘∥’,表示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等等,这种种解释,都可以视为与辞典使用者的约定。而且辞典所设定的符号,一般都不太偏僻,不太专业化,经过简单解释,即可为读者所接受。

      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不应该将辅助释义的示意图也列为释义元语言的一部分。因为示意图虽然也辅助释义,但它并未经过与辞典使用者约定。它的特点是直观。读者观看时获得直观的印象,而这印象有很大的自由度。这与语言的机制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所以,辞典释义元语言是包括自然元语言和人工符号元语言的释义语言。

      二

      释义元语言发生作用的根本机制,是使用相对完整的义位,置换目标语言所蕴含的具有区别性的主要义素。它有以下主要特点:

      1.义素在目标语言中的存在是隐性的,而释义元语言用以置换这些隐性义素的义位,却是显性的。例如:“走: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走是一种动作,动作的主体是人或者鸟兽的脚,方式是交互移动,方向是向前,这都是“走”这个词隐含的义素,元语言分别用显性的义位加以置换,达到释义的目的。

      2.元语言所使用的义位与目标语言的义素之间,只是约等于的关系。这是因为辞典释义元语言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显示目标语言单位之间意义的区别性。目标语言中的义素含量往往大于释义元语言所提取使用为义位的量,次要义素由于不具有区别性而被释义元语言在置换时忽略。例如:“股票:用来表示股份的证券。”股票是有价证券,股票用来表示股份,这都是“股票”这个词所隐含的义素。股票还有其他一些义素,例如它有行市可以买卖(不同于提货单等其他有价证券)等等,但由于只需要列举以上两个义素就足以使股票的定义具有区别性,从释义的需要出发就可以不必再列出其他义素。元语言义素的提取往往需要考虑系统性的需要,如上述“走”的释义,并没有提取它相对于同主体同方向动作如“跑”速度较慢的义素,但只要辞典在“跑”等词目的释义中提取“速度快”的义素,“走”的释义中“不快”的解释即可省略。所以,元语言释义与所解释的目标语言之间,从区别性看来是全等关系,而从以义位置换义素的量的关系来看,却只是约等于的关系。

      释义元语言所提取的义素可以省略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辞典预定读者已有知识的估量。倘若预计读者不懂“鸿鹄”但懂“天鹅”,即可用“天鹅”对释:“鸿鹄:天鹅。”对于“天鹅”,则可不再加解释。这里所依据的,最终还是预计中读者已有的知识积累。此即所谓“以易释难”的释义机制。相对于以义位置换义素的典型元语言释义,这种方式是一种省略。省略式所使用的元语言,仍然属于该辞典释义元语言的系统。

      所以,对于辞典释义元语言的界定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一种解释目标语言意义的释义语言,包括自然元语言和人工符号元语言两种形态,以显性的义位置换目标语言隐性的主要义素为主要释义方式,也可有省略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