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句法研究中有些疑难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如及物动词后宾语隐形的条件和动因尚未有充分的解释,曾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动宾词组后接宾语的允准条件也没有明确的说法,等等。这种局面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句法理论的研究局限性所致。如果从语义入手,将会得到更好的解释。本文试图从语义的角度切入这些问题,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考察指称意义与句法变化的关系问题:名词的指称性与论元的体现程度;动词的指称性对形态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对论元的制约力;指示词的指称意义的消失与功能的扩展与改变;时态的指称意义的消失对句法制约的消失的关系。 2.名词的指称能力与论元的体现程度 名词丧失指称意义,可以出现在一些非典型的构式里,或者扩展名词的句法功能,如“副词+名词”、“N+N”结构,名词作方式状语以及名词充当谓语等。鉴于这些构式中名词的指称意义问题已经有比较多的讨论,本文不再赘述,而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2.1 指称意义的消失与宾语隐形 名词充当句子的论元时(无论是主语,还是宾语,还是其他),一般都会实际表达出来。如:
宾语名词丧失指称意义以后,宾语隐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名词与动词一起表示常规性行为,如: (4)当今社会,一个男人
,就算得上好男人,别人还能图他什么?(宾语=女人、钱、大烟)(王大进《远方的现实》,《小说月报》2004/1:38) (5)你昨晚喝多了。(宾语=酒) (6)她洗漱完了吗?(宾语=脸和牙) (7)a.John taught the class brilliantly. b.John taught brilliandy. (8)He hunts for a living.(宾语=game) 这些句子虽然形式上是不及物句式,但在语义上是及物的,只是宾语被并入到动词中去了[2]而已。然而,这种并入也受语义条件的限制。宾语一般是高度常规化的、可预测的和习惯性的。名词并入到动词中表示常规意义这一原则能有效解释及物动词在句法上表现为不及物动词形态这一现象。仔细考察这类结构中的宾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语篇中地位不高,在命题结构中可识别性很低,因为它们是无定的,没有指称意义的,或者说不言自明的。同时,谓语动词的体态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表达的是未完成的、非瞬时的事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命题内容的“习惯”性特征相吻合[11]。 对于(4~8)中的宾语隐形现象,Givón[1]提出了两条解释性原则:1)宾语必须没有指称意义。2)通常,没有指称意义的宾语并入到动词中,而有指称意义的不能并入。 其次,宾语名词丧失指称意义,与动词一起说明主语的特征,而不是表示行为事件,如: (9)a.Barking dogs never bite people.→Barking dogs never bite. b.The lock won't catch the door.→The lock won't catch. c.这把刀切不动。→这把刀切菜切不动。 d.这片钥匙打不开。→这片钥匙打不开门。 第三,宾语丧失指称意义以后,成为动词逻辑上的强制性宾语而被隐形,如: (10)a.Tiredness can kill.(宾语=tired drivers)(苏格兰公路旁广告) b.Smoking kills.(宾语=smokers)(英国香烟几乎都印有的广告) 2.2 指称意义的消失与论元的并入 名词失去指称意义后,产生语义泛化,表通指意义,与动词紧密结合在一起。汉语中通常构成VO构式,并逐渐发展出后接宾语的可能。英语中名词宾语左移,构成OV构式,如:
(12)She also received £ 500 from Pricewatercooperas part of its policy to contribute to staff's effoas to fundraise for charity.(Central Reading 2003-1-30) Hopper和Thompson[4]指出,在许多语言中,非指称意义的名词粘附在动词词干上,构成一个以动词为中心词的合成词。用一个通用的术语叫融合(fusion)。名词粘附在动词词干上以后总是丧失带限定成分和曲折变化的能力。这表明,并入到动词中的名词的范畴属性特征很低。名词和动词融合到一起后可以有语篇显性度,但各自没有独立的语篇显性度。不过,动词独立仍然可以成为合格的动词。 邢公畹[20]认为(11)的用法不规范,而接受(13),因为(13)中的动宾结构已经完全词汇化了。动词和名词结合生成了一个新的动词。Huang[5]和Her[3]称之为复合构词。这一构词现象与名词并入有许多相似之处:名词意义的泛化,失去指称意义。如“伤心”中的“心”,不表示任何具体的心,也不特指谁的心,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