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外语学刊》2007年第1期刊载吕俊的文章《翻译批评的危机与翻译批评学的孕育》。文章指出,自解构主义范式的译学研究开展以来,翻译批评出现了危机。作者分析这一现象,认为危机的根源并不在解构主义的研究范式,而在于我们原来对翻译批评的狭隘认识。这种认识把我们的批评视野局限在文本之内和语言的形式上,忽视了翻译批评应是一种价值批评,即评价问题,它必然与社会、文化相关。可以说,解构主义的思维范式为我们建立以价值学为指导的翻译批评学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刊载孙咏梅、孙咏莉的文章《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文章探讨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和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相关背景因素,试图回答哪一个背景因素对语言态度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最能够预测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把汉语水平、社会网络和民族认同三个背景因素作为自变量,把语言态度的亲和力维度和地位价值维度作为因变量,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检测出三个自变量对两个因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所有背景因素中,社会网络因素对语言态度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语言态度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刊载高志怀、云石霞的文章《英语名物化的功能分析》。文章指出,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名物化在英语语篇,尤其是书面语篇中大量存在,并具有多种功能。许多语言学家用不同方法对名物化现象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用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对名物化结构在小句层面的功能分析可以提高名物化结构的意识程度,从而了解和掌握名物化结构的用法。

      《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刊载陈琳霞的文章《模糊数字英译的顺应性原则》。文章认为,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成为人们关注的语用学理论,将顺应理论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实际上是发展语用翻译理论的一种新尝试。模糊数字在语言表达上比一般数字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但同时又具有较鲜明的民族性,故在翻译中更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翻译模糊数字时,应遵循文化顺应、语境顺应、结构顺应这三个原则,把握文化、语境和语句结构,做出最佳选择,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完成语言交际的任务。

      《中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刊载陈友勋的文章《汉英句法构建比较》。文章探讨了汉英语言的句法构建特点对于提高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作者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从认知科学的激活—扩散模型和命题联想模式出发,重新发掘这一主题,并得出结论:隐藏在两种语言背后的人类思维模式是基本相同的,但具体的语言表达如词汇的排列等又由于英汉民族各自的认知心理定势而表现出迥异的特点。

      《语文学刊》2007年第2期刊载杨润芬的文章《中西文化差异对隐喻翻译的影响》。文章指出,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而且也承载着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因此,隐喻的翻译就要准确有效的传达这一信息,重视、完整地再现原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文章就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隐喻翻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阐述了隐喻翻译的三种基本方法和策略。概括得出:不同的环境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得隐喻的翻译尽可能使原语和目的语取得文化上的对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