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引言 《辞源》、《汉语大词典》分别释“被(pī)发”为“散发”[1]“谓发不束而披散”[2]。这种解释在很多情况下无疑是正确的。如《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庄子·达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于塘下。”成语如“被发佯狂”“被发徒跣”“被发拊膺”“被发缨冠”等。但对于“被发文身”“被发左衽”来说,释“被发”为“散发”则是一种误解,而这种误解又相当普遍。在一些汉语成语词典里,如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成语大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中华成语辞海》等,对所有含“被发”成语,都不能区别看待不同语境中的“被发”,如出一辙地把“被发”解释为“散发”“散发不作髻”“披散着头发”。 少数工具书正确解释了“被发文身”中“被发”的意义,如《中华大字典》编者根据汉代高诱注《淮南子·原道训》的材料,为“被”单立义项“翦也”[3]。备受吕叔湘先生推崇、由刘洁修先生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把“被发文身”作为异体放在“断发文身”词条下,曰:“又作[被发文身],被:剪。”[4]然而,这些正确解释却未曾引起词典编纂者的足够重视,终不能发扬光大。《汉语大词典》在被发文身”条下释“被发”为“头发披散”,仅以谨慎的态度用“一说”的形式提示,依高诱《淮南子·原道训》注“被发”有“截短头发”义[2]。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则采取了折中的形式,给“被发文身”中的“被发”两种解释,一是“披散着头发”,一是“剪断其发”[5]。 不仅如此,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认为“被发”“绝非断发、剪发”的文章《“被发”解》问世[6];新世纪初,又有认为“被发文身”的“被发”不可释为“剪断”“截短”的论文《“被发文身”正义》发表[7]。 鉴于误释“被发”的一些工具书影响力极大,影响面极广,尽管笔者曾专门针对《“被发文身”正义》撰文讨论[8],但由于论题所限,仍觉得言犹未尽,尚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从关于“被发文身”、关于“被发左衽”和“被发”的“剪发”“散发”义不可混而为一等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关于“被发文身” 与“被发文身”相关的成语有“断发文身”“祝发文身”“剪发文身”等。把一些语文工具书对它们的解释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会暴露释义的矛盾。如《中国成语大辞典》“被发文身”“断发文身”二词条的释义是: [被发文身]被:通“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头发披散,身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带的风俗。后泛指未开化地区的风俗。[断发文身]我国古代吴越人的习俗。截断头发,在皮肤上绘刺花纹。常用以指不开化地区的民俗[9]。 同样是指古代吴越一带的风尚习俗,对头发的处理方式却大相径庭,不免令人生疑。其发式到底是“散发”,还是“截断头发”呢?在这不同的解释里,只可能有一个是正确的。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里谈到吴越人与龙的联系时说:“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事实。原来吴越都曾经自认为蚊龙的儿子,他们相信,假若人们的样子也长得和蛟龙一样,让蛟龙到眼就认识是自己的族类,那会有岔子出吗?这样盘算的结果,他们就把头发剪短了,浑身刺着花纹,尽量使自己像一个‘龙子’。”“让蚊龙到眼就认识是自己的族类”[10]。我们认同闻一多揭示的这一历史事实,认为“被发文身”的释义应向“断发文身”靠拢。考察古代文献,将“被发文身”释为“断发文身”是可行而且必要的。先请看下面的几段文字: 《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韩非子·说林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无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说苑·反质》:“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而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可得乎!’” 《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酂鬋……越王句践酂发文身,无皮弁搢笏之服,拘罢拒折之容,然而胜夫差于五湖,南面而霸天下。” 《列子·汤问》:“南国之人祝发而裸……中国之人冠冕而裳。” 这五段出自不同文献的文字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把越人或其他南国民族不戴“冠”(第一例里的“章甫”和第四例里的“皮弁”是“冠”的下属分类)的风俗与他们对头发的处理方式联系起来。对头发的处理方式,在不同的语段里用了不同的词,依次为“断”“被”“剪”“酂”“祝”。尽管各个语段用词不同,但相似的语境决定了其词义是基本相同的。“断”“剪”“酂”“祝”意义同近自不待言,关键在于第二例里的“被”也应视为这些词的同类,认定“被发文身”中的“被”表示的是“剪断/剪短”“截断/截短”的意思,而不是“披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