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汉语中的动补结构是词汇结构还是句法结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学者对词的认识不同。在共时研究领域,朱德熙(1982:33,125)认为现代汉语中既有述补式复合词,又有短语性质的述补结构,前者如“革新”、“改良”、“证明”、“扩大”等,后者如“长大”、“变小”、“听懂”、“学会”等。(注:不过朱德熙(1982:126)也看到了这类能产的可以带宾语的述补结构具有一些词的性质,因此又说这类动补结构“是一种临时创造新动词的手段”。)国内不少学者都接受这种观点。赵元任(1979:176,204)虽也承认有两种结构,但认为朱德熙所举的两音节的例子都是动补式复合词,所谓的述补结构是粘着的短语补语结构(即一般所谓的介词结构作补语)或谓词性补语结构(指带“得”的补语)。董秀芳(1998)从韵律的角度论证了带宾语的双音动补结构具有词的性质。 Li(1990)、顾阳(1996)、李亚非(2000)等也都将具有使役意义的双音动补结构看作词。梁银峰(2006:11)在对动补结构的研究作了简要综述之后指出,述补结构内部具有不同的层次,其中有的成员是典型的词,有些离词比较近,有些离词比较远,有些是短语。从梁银峰对动补结构的分类中可以看出,他也将能带宾语的双音动补结构看作复合词,那些被看作短语的动补结构都不能带宾语。 在汉语的历时研究领域,虽然有一些学者将带宾语的动补结构看作词,(周迟明1957;太田辰夫 1958:192;志村良治1984:16)石毓智(2002)也指出“动补结构形成的本质是谓语中心动词与结果成分由两个独立的句法成分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句法单位”,但是已有的很多汉语史方面的研究基本还是把动补结构在历史上的产生看作句法方面的变化,放在句法部分来考察。(王力1980:401;梅祖麟1991;曹广顺2000等)。 2 假设的提出:动补结构是词汇化的结果 董秀芳(1998)认为,如果依照句法的标准,凡是带宾语的动补结构都可以算作句法词。动补结构占据谓语动词的空格,补语本身并不占据一个独立的句法位置。如果认为补语占据一个独立的句法位置,为什么它的前面不能被副词修饰?比如,可以说“拧干衣服”,但不能说“拧很干衣服”。这一问题是无法回答的。本文试图从历时演变的角度进一步证明这一点。我们从词汇化(注:像语法化一样,高的使用频率也是词汇化发生的重要条件,高频使用导致固化和常规化(conventionalization)。)的视角重新审视带宾语的双音节动补结构的形成,目的是说明动补结构的形成应该看作汉语词汇或词法方面的变化而不应该看作汉语句法方面的变化,这对于认清汉语历时变化的大势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在这里提出,带宾语的动补结构是词汇化的产物。动补结构来源于上古的双动共宾结构(这是一种并列结构或者说连动结构),第一个动词是及物动词,第二个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临时及物化的结果,如“战败”、“扑灭”、“击毁”等。最初,两个动词的联系比较疏松,彼此之间分用与合用的自由度很大,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动词被其他成分隔开的情况,如“战以败之”(《韩非子·难一》)(梁银峰2006:333),但由于两个动词在语义上关系比较密切,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并隐含因果关系,再加上二者连用的机会比较多,两个动词的组合逐渐发生了词汇化,第二个动词的使动性消失,在语义上成为第一个动词的结果,动补结构就产生了。动补结构的产生是两个独立动词合并为一个使役复合词的词汇化过程造成的结果。当通过这种词汇化过程产生的动补式复合词越来越多时,历时的词汇化过程就转变为一种共时的词法模式,就能直接创造出动补式复合词了。 梅祖麟(1991)、曹广顺(2000)等学者指出在动补结构的形成中包含一个连动结构中第二个动词不及物化的过程,当不及物化了的动词出现在宾语前时,以前的句法规则没有办法解释,于是就说句法结构中产生了一个新的位置来容纳这个不及物动词。这就是将动补结构的产生看作句法变化的内在逻辑。但是,不及物化了的动词出现在宾语前可以得到另外的解释:相邻的两个动词由于经常连用而发生了词汇化,当词汇化发生之后,复合词的中心在第一个动词,第二个动词由于成了词内成分,原有的功能就模糊了,及物性消失,从而不及物化,即不能再单独带宾语了。(注:石毓智(2002)虽然也认为动补结构的形成是动词和结果成分发生融合的结果,但他认为动补结构是来自VOC式结构,与先秦的多动共宾结构没有源流关系。)动补形式的复合词在整体上是及物的,已经成为复合词一部分的不及物性动词不再占据独立的句法位置,因此虽然在线性位置上出现在宾语前,但并不直接与宾语发生句法关系。这种解释不必求助一个新的很难证实的句法位置,而且有大量同类现象的支持,因为双音节的结构发生词汇化在汉语史上是非常常见的。 需要注意的是,隔开式动补结构(即
结构,其中NP是
的宾语,
是描述NP的,如“打头破”)的形成途径与在带共同宾语的连动结构中形成的非隔开式动补结构不同,前者是语句融合的结果:在相邻的两个句子中,第二个句子中的动词以前一个句子中的宾语为叙述对象,后来两个句子融合为一个。其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打头破)(梁银峰 2001)。句子融合以后,原来第二个句子中的独立的动词性成分就可以被理解为宾语的补语。隔开式动补结构在形成之初是句法变化,但后来实际上也经历了词汇化,即在宾语不出现或提前做话题的情况下,补语与动词紧邻从而词汇化为一个复合动词。这样,隔开式动补结构最后就与连用式合流了。最终,隔开式动补结构在北方话中消失,只存在于一些南方方言中。由于隔开式和非隔开式有不同的来源,不能认为隔开式动补结构是非隔开式动补结构的变体形式从而认为动补结构可以中插成分,因此隔开式的存在不会成为将带宾语的动补结构看作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