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演变的规律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打算通过对助动词“解”、“会”、“识”形成过程的考察,来对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先后出现了两个助动词“解”和“会”,它们都是由义为“知晓”的动词发展来的,其词义演变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在现代粤语中,有一个正在形成的助动词“识”,它也是由义为“知晓”的动词发展来的,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词义演变的途径。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按照“会”、“解”、“识”的顺序分别加以描写和讨论。 一 “会” 1.1 《朱子语类》以前的“会” (一)动词 在敦煌变文、《祖堂集》和《三朝北盟会编》中,“会”主要用作动词,义为“知晓”,可以带体词宾语,也可以带谓词宾语。 (1)低眉而便会人情,动目而早知心事。(维摩诘经讲经文五) (2)争知于(如)是一场梦,未会人为四毒蛇。(维摩诘经讲经文二) (3)未会到头要已老,岂知终被死于(相)隳。(维摩诘经讲经文二) (4)年才长大,稍会东西,不然遣学经营,或即令习文笔。(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5)纵年成长,识会东西,抛却耶娘,向南向北。(父母恩重经讲经文) (6)奴身虽居下贱,佛法薄会些些。(庐山远公话) (7)锄禾刈麦,薄会些些。买卖交关,尽知去处。(庐山远公话) (8)又问:“山人更会何业?”山人曰:“更有,实不敢对。”(祖堂集·卷三) (9)阿骨打一日集众酋豪出荒漠打围射猎,粘罕与某并辔,令译者相谓曰:“我闻南朝人止会文章,不会武艺,果如何?”某答以“南朝大国,文武常分两阶。然而武有兼深文墨,文有精晓兵务者,初不一概言也。” (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 (10)万户笑云:“大金没恁公事。待教一个会汉语翻译人去做通事,且好坐马。”(三朝北盟会编·甲寅通和录) (二)助动词 由带谓词宾语的动词发展为助动词,只有很少几例。 (11)筭应也会求财路,那个门中利最多?(敦煌变文·双恩记) (12)“有何所解也?”答曰:“会织绢。”(敦煌变文集·孝子传) [按:例(12)可对比《搜神记》卷一“汉董永”条:“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句道兴《搜神记》:“昔刘向孝子图曰:……主人问曰:‘女有何伎能?’女曰:‘我解织。’”] (13)林牙又云:“君为使人,何得与刘宗吉结约?”仆云:“贵朝诸公深会理论,顾仆乃招纳使耳!”(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 (14)译者云:“向时第一番到汴京,皇帝同张邦昌来军前为质,我曾亲自说与皇帝:国家不要听贼臣言语。我道有一喻:一似人家盖一房子,使椽柱瓦木盖得是好,却须是住房子底人做主,防水火盗贼,若不会照管,便倒塌了。”(三朝北盟会编·甲寅通和录) 1.2 《朱子语类》的“会” 在《朱子语类》中,还有动词“会”,但助动词“会”已占绝大多数。 (一)动词 (15)小人之心,只晓会得那利害;君子之心,只晓会得那义理。(27/701)(注:例中的“27/701”,“27”表示《朱子语类》的卷数,“701”表示中华书局1986年版的页数。下同。) (16)圣人事事从手头更历过来,所以都晓得。而今人事事都不会。(36/959) (17)如今看来,终不成才会得让底道理,便与曾点气象相似!(40/1039) (18)魂便是气之神,魄便是精之神;会思量讨度底便是魂,会记当去底便是魄。(3/41) (19)是徒见其忠之理,而不知其恕之理也。曾子一日三省,则随事用力,而一贯之说,必待夫子告之而后知。是先于恕上得之,而忠之理则其初盖未能会也。(40/10361) (20)先生问寿昌:“子见疏山,有何所得?”对曰:“那个且拈归一壁去。”曰:“是会了拈归一壁?是不会了拈归一壁?”寿昌欲对云:“总在里许。”然当时不曾敢应。会先生为寿昌题手中扇云:“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执笔视寿昌曰:“会么?会也不会?”寿昌对曰:“总在里许。”(118/2859) 动词“会”有一些语法上的表现:可以和动词“晓”组合(例(15)),可以在后面跟动态助词“得”和“了”(例 (17)、(20)),可以受助动词“能”修饰(例(19)),可以单独用表疑问或用肯定否定形式构成反复问(例(20))。 (二)助动词 《朱子语类》中的助动词“会”可分为以下几类: Ⅰ.
:具有发出某类动作的能力。 出现条件:S=人或生物,V=人或生物生来就能发出或学习后能做的某类动作,V是类指性的(generic)。 “
”显然是由带谓词宾语的动词“
”发展而来。两者的区别是:动词“
”表示“懂得”,跟在后面的可以是体词也可以是谓词,助动词“
”表示“能够”,跟在后面的只能是谓词。动词“
”表示具有“知”的能力,助动词“
”表示具有“行”的能力。有的例子究竟属于何者很难确定,但这正是词义演变中的常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