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倪传斌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外国语

内容提要:

外语磨蚀本质属性的界定,对于语言磨蚀的本体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和促进国内语言磨蚀研究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外语磨蚀研究历程的回顾,从以下八个方面分析和梳理了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诱发因素的归一性、发生机制的生理性、受蚀个体的独立性、受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过程的回归性、磨蚀速度的非均衡性、表现形式的隐匿性和再学习的优越性。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外语磨蚀是语言磨蚀按受蚀语种分类时,两个类别(另一类为母语磨蚀)中的一类[1:11]。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的现象[2:3]。

      在语蚀研究领域,与母语磨蚀相比,外语磨蚀因涉及对象广和成果应用价值大,而更受研究者青睐。在语蚀研究这门学科创立前,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前后,语蚀的研究对象就集中在欧洲学习外语(德语、法语、拉丁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学生身上。在学科创立之际的20世纪80年代初,外语磨蚀仍不失为研究的热点。在标志学科成立的首届专题研讨会上(1980;美国),被大会收入论文集的12篇论文中,与外语磨蚀相关的就多达10篇[3]。在学科成立之后,外语磨蚀的研究仍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势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造就了一批成绩卓著的学者,如:Lambert、de Bot和Hansen等;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外语磨蚀解释框架,如:激活阈值假设(Activation Threshold Hypothesis),干扰假设(Interference Theory)和处理资料减少假设(Reduced Processing Resources Hypothesis)等;出版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探明了外语磨蚀的一些影响因素;明确了受蚀语言要素的主要特点和完善了系列的外语磨蚀检测方法。

      诚然,在外语磨蚀研究领域仍有一些遗留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界定就是尚未探明而亟待解决的遗留问题之一。目前,已探明的外语磨蚀本质属性仅有两项[4:22-37,5:60-73]:(1)外语磨蚀的生理性。外语磨蚀的语言能力减退属于自然的生理性而不是病理性现象。这使得外语磨蚀有别于失语症或老年痴呆所致的语言能力减退。(2)外语磨蚀的代内(intragenerational)特征。受蚀者语言能力的减退属于代内而不是代间(intergenerational)的变化。这使得外语磨蚀有别于方言研究中的语言迁移或消亡。其实,随着外语磨蚀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已逐步显现出来,只是尚未得到及时分析和梳理。

      分析、梳理和界定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无论是对于语蚀的本体研究还是外语教学研究,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对于语蚀的本体研究,界定语蚀的本质属性是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这是因为不明确语蚀的本质属性,就无法将语蚀现象从纷繁复杂的语言能力减退现象中独立出来,语蚀的专题研究则无从谈起。要分析语蚀的本质属性,理应首先明确语蚀各类型的属性。就语蚀的两大类型而言,外语磨蚀比母语磨蚀的研究历史更长,资料更多,其成果的应用面也更广。如能以此为突破口,通过对比分析,母语磨蚀的本质属性分析亦可迎刃而解。如进而将两者综合,语蚀的本质属性即可界定。对于外语教学研究,由于外语学习与磨蚀互为逆过程,其关系密不可分,如果外语教学研究者能从其逆过程——磨蚀的角度换位反思,重新审视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现有成果,定能有所创新。此外,明确界定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对于促进国内语蚀研究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如火如荼的国际语蚀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现状显得一片落寞。到了本世纪初,国内个别学者,如:钟书能[6:66-70]和蔡寒松[7:924-926],才开始简介国外的相关研究。然而,中国既是外语学习者也是受蚀者最多的国家,急需让学习者保持花费巨资学习来的外语能力,并让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运用自如。面对这一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的语蚀研究如能以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界定为契机,定能逐步走向成熟。

      为此,本文拟就外语磨蚀的“诱发因素的归一性”、“发生机制的生理性”、“受蚀个体的独立性”、“受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过程的回归性”、“磨蚀速度的非均衡性”、“表现形式的隐匿性”和“再学习的优越性”等八个方面,对其本质属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

      1.诱发因素的归一性

      一般说,能够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也可影响外语磨蚀。目前,有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尚未探明,如: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认知风格、智力、学能等),已经探明的有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年龄、外语学习方式、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和目的语语种等八种:(1)磨蚀前外语水平:是影响外语磨蚀的关键性因素,与磨蚀的量或/和速度成“倒置”关系[8:40]。(2)受蚀时间:是外语磨蚀的决定性因素。在外语磨蚀研究中,中短期跨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月和1~4年。为期3个月(欧洲的暑假时间)的研究对是否存在外语磨蚀尚无定论,有学者[9:132-146]支持,也有学者反对[10:127-138;11;12:400-405]。为期1~4年的研究均证实了外语磨蚀的存在。长期跨度(50年)的研究显示:外语磨蚀过程呈现一种“前快—中慢—后快”的发展趋势[13:1-31]。(3)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对外语磨蚀速度和程度的影响至关重要。受蚀者与受蚀语的接触可分为两种类型:自然和人工干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研究结论基本相似[14;15;16:519-540]:与受蚀语接触多的受蚀者,其语言技能的磨蚀程度明显低于接触少的。人工干预状态下的研究主要基于理论分析。这些学者[17:176-190;18:80-111]声称:人工干预的方式可有效防止外语能力的磨蚀。(4)年龄:研究者经过成人与儿童和儿童间的对比后发现,儿童的外语磨蚀比成年人快,年幼的比年长得快[14;19;20;21;22;23;24:175-188;25]。(5)外语学习方式:外语课堂教学方式[26:15]、侧重点[27:114-141]和强度[28:169-200]均对学习者尔后的外语磨蚀产生一定影响。(6)社会情感因素:有关社会情感因素对外磨蚀影响的研究[14;29:305-308;30]大多集中在态度和动机上,且所得结论相似:社会情感因素是影响外语磨蚀的间接原因之一。(7)读写能力:不少学者[5:60-73;31:187-204;32:151-165;33]均证实读写能力可有效地防止外语磨蚀。(8)目的语语种:Reetz-Kurashige[34:21-58]通过研究证实了Geoghegan[11]、Edwards[29:305-308;14]、Lowe[17:176-190]、Berman[35:222-234]、Clvne[36:23-36]和Olshtain[31:187-204;32:151-165]等学者的观点:母语与外语类型和语用上的相似性有助于外语能力的保持,而母语与外语的差异容易导致干扰和磨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