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世纪语言生态和语言主题的思考

——Crystal“语言革命说”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丁信善 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原文出处:
外语与外语教学

内容提要:

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认为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显现出“革命性”的三大语言趋势:英语成为全球性语言、语言危机加重、因特网成为第三交际媒介,而且这三大趋势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的语言生态。基于Crystal近年来连续出版的一系列论著,本文对其“语言革命说”的主要观点,特别是其对21世纪语言生态和语言主题的分析展望及应对思考作了简要综述。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3 期

字号:

      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英国威尔士大学语言学名誉教授David Crystal 2004年出版的《语言革命》一书被出版商认为是“对21世纪的语言与交际感兴趣的任何人的必读”,美国耶什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知名教授Joshua A.Fishman则认为该书是探讨语言学“下一步怎么办”这一重要问题的第一本论著。Crystal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和思考英语全球化、语言生态和网络语言等重大问题,并于1997年出版了《作为全球性语言的英语》一书,其后又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先后出版了《语言死亡》和《语言与因特网》两本论著,构成了探讨当代语言变化趋势的三部曲。而《语言革命》就是Crystal教授对三部曲中讨论的当今三大语言变化趋势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体走向的理性思考与判断。

      尽管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语言变化是否到了“发生革命”的程度,以及“革命已经发生”还是“革命正在发生”等问题人们尚难达成共识,但是由于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等因素所致世界语言生态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了解已发生的语言变化,探究语言变化趋势及其后果,提出应对思路和措施,就显得颇为必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上述4部论著,对Crystal教授“语言革命说”的基本观点及其对 21世纪语言生态和主题的思考做简要综述,以飨读者。

      1.英语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语言

      Crystal(2004)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就在此间先后显现出3种全球性的语言变化趋势:英语全球化、语言死亡加速和因特网成为第三交际媒介。这三大趋势导致世界的语言生态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注:Crystai对“革命”的界定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在意识或行为方面造成急剧变化的一些相关事件”。),而三大趋势中最早显现的是英语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初很多人对于英语能否成为真正的全球性语言持怀疑态度。但到了90年代,英语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的国家有十几个,人口超过4亿;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国家有70多个,人口达到4亿。但是如果考虑到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是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使用的国家的人口出生率的3倍这一因素,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者的人数将大大超过英语母语使用者,这是前所未有的。此外,据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约有10亿人在学习英语并将其作为外语使用,如果不包括初学者,保守的估计其中至少也有6亿人能通过英语会话沟通。三者相加就是14亿,即全球人口的1/4(全球人口2000年刚达到60亿)。“由于把一种语言作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外语使用的人数都在增多,那么这种语言的使用者远多于其他语言而最终成为世界性语言就是不可避免的。英语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 (Crystal,2004:8)。据《国际协会联合会年鉴》的最新统计,全世界共有国际组织12,500个,其中把英语作为正式语言的占85%,远高于其他语言,居第二位的是法语,占49%。

      面对英语成为全球性语言的事实,人们需要认真考虑以下问题:为什么英语能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语言?英语的全球性地位对英语自身会产生什么影响?英语的全球性地位对世界语言生态会产生什么后果?

      英语的发音不简单,拼写不简单,语法也不简单,英语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性语言呢?Crystal(1997:63)认为一种语言能否成为全球性语言的决定性因素是讲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势力。势力包括4种:政治实力(军事实力)、技术实力、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每一种实力在不同的时期都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政治和军事实力以殖民主义的形式出现,从16世纪开始把英语带到世界各地,以至于到19世纪,英语成为“日不落帝国的语言”。最早在国际政治中赋予英语特殊地位的是“万国联盟”,它明文规定英语和法语为其会议记录的正式语言,且其所有文件均须印制成英文和法文。技术实力使人想到18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那时一多半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都是用英语进行“革命”的,到英国学习新技术的人们也不可避免地使用英语。19世纪见证了美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人口的激增,经济实力超过英国,同时英语使用者数量也大增。到了20世纪,我们的确看到了第四种实力:文化势力,许多社会层面都能感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由于上述实力长期不断作用的结果,使得英语在以下10大领域占据了明显的主导地位:政治、经济、报刊、广告、广播、电影、通俗音乐、国际旅行与安全、教育和通信。

      认为英语成为全球性语言还有一个促因,即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一种共同语的需求。作为国际政治交流的论坛,联合国1945年成立时只有51个成员国,到1960年就达到80个,60年代崛起的民族独立运动涌现出许多新国家,到2003年联合国成员国已达191个,是50年前的4倍。众多国家集会,要交流要沟通,单纯依靠同声传译系统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实用。对单一共同语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语言的地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1000多年前盛极一时的拉丁语的衰败就是明证。英语的全球性地位现在看来是相对稳定的,但其语言特征并非稳定。英语目前变化之快是文艺复兴以来所没有的。变因固然很多,但英语重心的变化是最重要的。有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特别是被以英语作为母语使用者所忽视,即被许许多多人们使用的英语不再被任何一个语言集团所拥有。不再为英国人所拥有,尽管英语在1500年前始于他们;不再为美国人所拥有,尽管他们构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英语作为母语使用者集团。全世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有4亿,但由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异所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实际在下降。3/4的英语使用者是非英语母语使用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