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0.1 从句法结构分析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句法结构,它各个层级的直接组成成分都应当或者是词、或者是短语,而不允许既不是词又不是短语。同时各个层级所分析出来的直接成分之间又必须存在有一定的结构关系,能组合在一起还原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吴竞存、侯学超,1982)。然而,下面这个句子却并非如此。
其中,“一次城”是整个句子的大主语,可以和“她也没进过”构成主谓关系;但“一次城”是个什么短语?“一次”和“城”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很显然,修饰限定名词性词语的数量短语当是表物量的短语,表动量的数量短语“一次”是无法修饰和限定名词“城”的,二者无法构成偏正关系;语言中不存在“一次城”、“两次城”、“三次城”这样的短语。然而,这个句子却是合格的,它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言语实际中。因此,朱德熙先生(1982:117)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这种句子同“一碗饭也没吃”、“一本书也没看”在结构上是平行的,“一次”当分析为“城”的定语。傅雨贤先生(1994:118~119)也认为“一次城”是“类主语”,“一次”则是“类定语”。这种句子中,无法修饰限定名词性词语的数量短语,除了表动量的数量短语外,表时量的数量短语同样也是如此。譬如,“一天英语她也没学过”,“一天”是表时量的数量短语,它表述的是“学”之行为所持续的时间,是动作的时间量,也是一种动量,无法对“英语”进行修饰和限定,二者之间亦没有结构关系可言。因此,我们把“一次北京”和“一天英语”中的数量短语概称作“动量短语”,把这种动量短语无法修饰限定其名词性词语的结构称作“动量名结构”,把包含这一结构的句子则称作“动量名结构蕴含句”。 0.2 问题是,这种不合语法的结构为什么会存在于合格的句子之中,既然是合格的句子又怎么会蕴含有不合语法的结构?这就意味着,这合格句子中违反常规语法规律的现象,一定能在其深层结构中得到合理的解释,或者能够从语用中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有学者认为这种句子是语用中的倒装句,因为倒装的成分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例如: 一次北京也没去过。→没去过一次北京。 然而,这种倒装句中的倒装成分和后续成分之间却存在有一定的句法结构关系,可以重新分析为一种句法成分。如“一次北京”可以分析为后续成分“也没有去过”的主语。这显然不同于倒装的特征,而同移位的特征却是相同的,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移位句。那么,它究竟是移位还是倒装呢?自然,既是移位就不会是倒装,若是倒装就不能是移位,它不可能既是移位又是倒装。但不管是“移位”说还是“倒装”说,都没有对“一次北京”之类动量名结构这种不合语法组合规律的现象作出解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而未果的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0.3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研讨这种动量名结构蕴含句的生成机制,看它究竟是由移位生成的,还是由倒装派生出来的,抑或是由有关成分的隐含而生成的,力求对其动量名结构作出中肯的剖析。同时也对其生成机制在它相关的句式类型和变体中进行验证和解释。最后,考察这种动量名结构蕴含句之不同句式的语义功能,进一步揭示这种动量名结构在句于中的功用。 一 “移位”与“倒装”说中的悖论 由于动量名结构中的数量词语无法修饰和限定其名词性词语,二者没有结构关系可言,这就意味着这种动量名结构蕴含句一定是由其深层抽象句法结构或其他表层句法结构形式转换而生成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语言中一定存在有和这一蕴含句式相对应的原型结构或原装结构。(注:“原型结构”指根据动词所联系的论元语义成分所建立的抽象句法结构,它是表层句法结构生成的基础;“原装结构”指能够衍生出其他句法结构的表层句法结构。)直观地看,这种句子好像是由成分移位或倒装而生成的,但这样的解释却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1.1 关于“移位”说 1.1.1 从句法形式上看,这种动量名结构蕴含句极易让人觉得它是由如下原型结构通过句法成分移位而生成的。例: a.一次北京她也没去过。←A.她没去过一次北京。 b.一天英语她也没学过。←B.她没学过一天英语。 事实上,例(A、B)是不可能生成例(a、b)的。首先,从句法结构上看,同一次发生移位的句法成分只能是同一层级的同一成分,而处在不同层级的不同成分不能同时发生移位。这就是说,只有当例(A、B)中的“一次北京”和“一天英语”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它们不可能是别的结构)做宾语成分时,它们才可以移位生成例 (a、b)(参看朱德熙1982:117、120;1985:51~53)。然而,它们却偏偏不可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无法整体充当谓语动词“去”和“学”的句法宾语。因为:(一)名词性偏正结构可以整体用作动词“有”的宾语,如“有一座北京城”、“有一本英语”;而“有一次北京”和“有一天英语”却不能成立。(二)名词性偏正结构做宾语的成分可以用介词将其整个提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作别的句法成分。如,“他跑遍了一座北京城→他将一座北京城都跑遍了”、“她买了一本英语→她把那一本英语买了”,而例(A、B)却不能说成“她没把一次北京去过”、“她没把一天英语学过”。 可见,例(A、B)中的“一次”和“北京”、“一天”和“英语”是无法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的,二者之间没有句法结构关系可言。实际上,“一次”是“去”的动量补语,“一天”是“学”的时量补语,“北京”和“英语”则分别是“去过一次”和“学过一天”的宾语。这样,“一次”与“北京”,“一天”与“英语”都分别是处在不同层级、不同语段中的句法成分,它们根本无法凑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语段而前移。(注:丁声树(1961)认为,例(A、B)之类句式中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是其动词谓语的准宾语,它不能和宾语连在一起单说(如“回一趟家”中的“一趟家”)。因此,二者之间也没有结构关系可言,它们不可能是处在同一层次的同一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