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方言的气流分调

作 者:
徐越 

作者简介:
徐越 杭州师范学院语言研究所。(杭州  310012)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在嘉善方言的单字调系统中,全清上读阴上,次清上归阴去,全清上与次清上不同调;其他调没有气流分调。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中,次清上与清去有别,次清入与全清入有别,表明次清上曾经是一个独立的调类,清入字曾经也存在气流分调。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一 汉语方言中气流分调的类型

      “气流分调”指由声母气流强弱不同所引起的调类进一步分化的语音现象。气流分调现象在汉语南方方言中并不罕见,根据已知的材料,从单字调的角度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型。

      (一)分立型。即同一个古调类中的全清、次清分调并立。

      浙江嘉兴老派[1]:

      

      清上清擦音声母、零声母以及读阴调的鼻边音声母同全清上。新派全清上独立,次清上归阳去[2]。具有该类型的还有:

      吴语江苏吴江松陵老派、同里老派、平望、芦墟、震泽[3]次清平,吴江平望、里黎[4]次清上、次清去、次清入,吴江芦墟[4]次清上和次清去(次清上与次清去合为次阴去)、次清入,吴江震泽[4]次清去,吴江松陵、同里、盛泽[4]次清入,浙江海盐城北村[2]次清入。

      湘语湖南湘乡梅桥镇[5]、湘乡月山、涟源蓝田、安化梅城、双峰梓门桥[6]次清去。

      赣语江西南丰(注:参见曹志耘《气流分调和韵尾分调》(稿),2002年。)、新余[7]、修水、德安、永修[8]次清平,修水、德安、永修、湖口、星子[8]次清去,都昌、德安、永修、安义[8]次清入。

      平话广西心圩[9]次清去。

      (二)归并型。

      1.次清归入他调,全清独立

      (1)归阴调

      吴语浙江嘉善单字调中次清上归阴去,连读调中有分别(详下)。

      (2)归阳调

      湖南邵阳(注:②同注①。):

      

       清去擦音声母和零声母同全清去。次浊去读阴去,全浊去(声母保留浊音)读阳去。具有该类型的还有:

      吴语江苏吴江松陵、同里、盛泽[4]、海盐西塘桥、元通[10]次清上归阳上、次清去归阳去,浙江平湖[2]、嘉兴七星[2]、嘉兴新派[2]次清上归阳去(浊上归去),海盐横港[10]次清上归阳上,海盐澉浦除外[10 ]次清入归阳入。

      湘语邵东、新邵、冷水江、隆回[6]次清去归阳去。

      赣语新余次清入归阳入[7]。

      2.次清全清单字调合,连读调分

      吴语浙江嘉善次清入与全清入单字调合,连读调分(详下)。

      二 嘉善方言单字调中的气流分调

      嘉善县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之东北端,江浙沪二省一市交会处。东邻上海,南接平湖,西连嘉兴,北靠江苏吴江。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东北境建县。今下辖9个镇,10个乡。面积506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嘉善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本文按作者的母语县城魏塘镇的方言记音。

      嘉善方言有7个单字调。古平上去入依声母的清浊各分阴阳,古上声次清声母字今归阴去,古上声浊声母字今归阳去。

      1.阴平53 高安天粗飞三

      2.阳平31 穷平徐神龙云

      3.阴上33 古短比好碗扭

      5.阴去335 变送用兔莱裤,土彩苦口楚草

      6.阳去113 大病饭树漏岸,坐淡厚父老有

      7.阴入5 竹笔百歇黑一,曲七缺铁塔哭

      8.阳入2白食药月六麦

      在嘉善方言的单字调系统中,全清上读阴上33调,次清上归阴去335调,清擦音声母、零声母以及读阴调的鼻边音声母的上声字同全清上。

      

      排除气流分调的因素,“喊”、“伞”、“哑”等字在吴语许多方言中都读阴去调,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各县市和江苏省的吴江、苏州、常熟、无锡等地的方言[11]。而以上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并不存在气流分调的现象。

      从古音来历看,“伞”本作“繖”,《广韵》翰韵:“繖,盖也。苏旰切,又苏旱切。”是说“伞”(繖)字自古就有上声和去声两个反切。有理由认为今嘉善话读335调的“伞”字,正是《广韵》苏旰切符合规律的读音。

      三 嘉善方言连读变调中的气流分调

      (一)次清上与清去

      由上文可知,在嘉善方言中,次清上与清去单字调相同,调值都是335。例如:

      

      只发现清去调读如次清上,没有发现相反的例子,我们怀疑产生此类读音的原因是语音的矫枉过正。支持这一推测的事实是,上述例子大都不是方言中的旧有词语,地道的嘉善话,“困觉”单说“困”,“气味”是说“气子”。

      (二)次清入和全清入

      同样,次清入和全清入在单字调中调值也相同,都是5。例如(次清入和全清入的比对只能在发音部位相同的送气声母字和不送气声母字之间进行,用“:”表示。):

      

      气流分调现象说明声调的分化除与声母的清浊有关外,还与清声母的发音方法有关,这对研究汉语声调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气流分调现象赵元任先生在1928年调查吴语时就已经注意到了,他把配不送气声母的声调称为全阴调,配送气声母的声调称为次阴调。并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留下了江苏溧阳、吴江(黎里、盛泽)和浙江嘉兴四地气流分调的最早记录[12]。较早引起方言界关注的是吴语吴江方言[3-4,13~5],其特点是平上去入四声都有气流分调。嘉善方言的独特之处在于,气流分调与两字组连读变调有关,尤其是单字调中没有气流分调却于两字组连读变调中表现出气流分调。此外,与相邻吴江方言的不同还表现在嘉善方言中只有阴上和阴入存在气流分调。假如说嘉善方言也像吴江方言那样经历过四声十二调的格局,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已经独立了的次阴调和全阴调重又合并了呢?为什么没有在语言中留下任何曾经有过分化的残迹呢?如果说嘉善方言声母气流的强弱只影响部分调类的分化,那么促使部分调类发生分化的条件又是什么呢?会不会跟调值或调形有关?汉语东南部许多方言都存在气流分调现象,他们产生的内部机制、发生的时间、发展演变的趋势是相同呢,还是各有不同?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