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语法可及性新说

作 者:

作者简介:
常辉 陈永捷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本文评述最简方案框架下二语习得中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对二语初始状态和中介语语法损伤的研究。前者探讨二语初始状态中有多少一语和普遍语法的成,以及普遍语法在二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后者探讨中介语句法系统中的功能语类和特征核查系统是否运作完好。本文还剖析了目前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1.引言

      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UG)一直是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是由“语言是怎样习得的”(注:根据Chomsky(1986),生成语法理论研究始终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人类语言知识是由什么组成的;(2)语言是怎样习得的;(3)语言是如何使用的。这三个问题就是语言的本质、来源和使用。)这一问题所引发的。它探讨的是语言的共性和母语(注:本文不区分母语(mother tongue)和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也不区分中介语(interlanguage)、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和外语(foreign language)。)的初始状态问题。自普遍语法提出以来,它就被引入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成为生成语法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接口。迄今为止,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二语习得研究,始终以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UG access)问题为中心。随着生成语法理论的不断发展,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可及性问题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它由最初对“普遍语法可及性”的简单探讨,发展到“什么可及,怎样可及”,然后到“第二语言的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再到目前的“中介语语法损伤”(interlanguage grammar impairment)研究。前两个阶段在原则与参数理论(Principles and Pa rameters Theory,Chomsky 1981)框架下展开,而后两个阶段则以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Chomsky 1993,1995,2000)为理论框架进行探讨。然而,国内对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可及性研究的介绍目前还仅限于原则与参数理论时期对“普遍语法可及性”的简单探讨(戴曼纯1998a,1998b;王文斌2001;曹合建、麦涛 2004),最简方案框架下的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在国内至今还没有引起关注。本文将介绍和评析最简方案框架下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中介语语法损伤问题。

      2.普遍语法、功能语类和形式特征

      由于最简方案框架下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是围绕功能语类(functional categories)和形式特征(formal features)(注:在最简方案框架下,特征分为音系特征(phonological features)、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形式特征也被称为语法特征(grammatical featurea)。)展开的,因此,我们先对普遍语法和最简方案理论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功能语类和形式特征作一简单介绍。

       普遍语法这一概念在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变化不大,在原则与参数理论和最简方案框架下是一脉相承的。它指的是人类语言官能(language faculty)的初始状态,由不变原则(invariant principles)和待设值的参数(open parameters)组成。不变原则不需要学习,它们通过限制(constrain)语言习得者可能的语法个数来促进其语言习得,即从无数可能的人类语言中选取符合原则的语言,从而大大限制可学语言的数量。某一特定的语言可以没有普遍语法中的某些原则,但却不可以违反其中的任何原则。参数则体现了语言间的差异。经过不同的语言输入的触发(trigger),它们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值。生成语法理论假定每个参数一般只有两个可能的值,就好像开关一样,要么“开”,要么“关”。因此,只需有限的语言输入,儿童便能很快设置参数值,并与不变原则一起形成核心语法(core grammar),从而掌握一门语言(注: Chomsky认为,语音、词汇等都属于“周边语法"(periphery grammar),它们(尤其词汇)的发展是缓慢的,需要很长时间。)。生成语法进一步认为,普遍语法是人脑遗传规定下来的属性,由人脑内的某些基因控制,它是使人类能够在后天环境下学会语言的内在原因。没有这些属性,人脑中的语言系统是不可能发展的。

      最简方案框架的提出为普遍语法理论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为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该理论框架下,功能语类及其组成特征性质的不同是语言间参数差异的根本所在。而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由于词项(lexical items)组成特征不同所导致的不同的屈折词缀系统。因此,最简方案框架下二语习得中的普遍语法可及性研究大都集中在中介语的功能语类和特征系统上。其中,中介语中与功能语类相关的动词屈折词缀的缺失是否意味着中介语语法的损伤,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最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最简方案理论,词项是特征的集合,句法计算系统(computational system)可及的是形式特征,特征核查(feature-checking)也是对形式特征的核查,导致句法移位的还是形式特征。而且,语言间的差异也是由于功能语类的形式特征值的参数差异引起的。因此,功能语类和形式特征在最简方案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最简方案同原则与参数理论的重大区别之一。最简方案框架下的普遍语法同样是指人类语言官能的初始状态,由不变原则和待设值的参数组成。但这里的参数只与功能语类有关,参数变化由不同的特征值来体现。根据该理论的精神,第一语言习得是选取特征、构建词项和设置参数的过程。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对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功能语类中特征值的重新设置(resetting)过程。所以,在最简方案框架下,二语习得研究者都是通过考察二语中功能语类及其组成特征的习得来研究普遍语法可及性问题的。

相关文章: